上周末,天氣不錯,我們帶著女兒去逛公園。
走著走著,女兒停下了。她慢慢蹲下,眼睛直直地盯著地上。我和孩子爸都走出好遠了,她還原地不動。
我們無奈下,又折回來。可是跟著瞅了半天也沒看清地上有什麼吸引人的。
過了幾秒鐘,女兒幽幽地說:"媽媽,小螞蟻"。
我彎著腰,使勁兒搜尋著,終於在一棵枯了的小草下面,發現了一個隱藏的小洞。小洞附近有兩隻螞蟻在打轉。它們先向相反的方向爬去,一會兒又都爬回來,聚在一起好像在商量著什麼。然後又分開,又相聚。這樣反反覆復好幾次,直到都爬到洞里,好半天沒出來,女兒才悻悻地離開。
為了安慰女兒,老公在一旁鼓勵地說道:"我們家的小小觀察家,還真是名不虛傳呢。"
女兒除了會對小螞蟻、小洞感興趣,還經常撿樹葉、撿石頭,有時還會從地上撿起一根長頭髮,就連繪本里兩隻一樣的鞋子,她都能看出來哪只鞋上多了一道條紋。總之,她的眼很尖,似乎對一切細小的,大人無法輕易觀察到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和敏感。
我想,她應該是到了細節敏感期。
什麼是兒童的細節敏感期?敏感期,也可以稱為關鍵期,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反應。在特定的時期,他們會突然對某些事物感興趣,從而具有強烈的探索慾望。
荷蘭科學家德佛里斯首先在一些動物身上發現了敏感期。
他曾舉過一個普通蝴蝶幼蟲的例子。
他發現,在幼蟲出生的最初幾天里,它們只能靠吃枝頭的嫩芽維持生命。
雌蝴蝶產卵的時候,它會本能地把卵產在樹榦和樹枝交接處的角落裡,因為那裡安全又隱蔽。
那麼,當幼蟲出生後,它是如何知道自己所需要的嫩芽在枝頭上呢?原來是光線。
幼蟲對光線特別敏感。它被光線吸引著朝枝頭爬去,最終滿足了自己的食慾。
但是隨著幼蟲的長大,他們已經能吃一些粗糙的食物後,它對光線的敏感便消失了。
教育家蒙台梭利從中受到很大啟發,她通過反覆觀察、研究,發現兒童也具有敏感期。
她認為6歲前的孩子有5個最重要的敏感期,即語言敏感期(0-6歲)、秩序敏感期(1-4歲)、細節敏感期(1-4歲)、動作敏感期(0-3歲)、觸覺敏感期(0-3歲)。
細節敏感期是諸多敏感期中的一個。一般是在孩子1-4歲時出現,在2歲左右最為突出。
處於細節敏感期的孩子,他們的觀察力驚人,眼裡彷彿戴著個"顯微鏡",能發現超級多細小的東西。空氣中漂浮的灰塵、地上的小紙屑、草里藏著的小蟲子、繪本中同一人物不同頁面上的差別,等等,好像他們腦中存在著一個微觀世界。
在敏感期內,基於本能反應,孩子會對周圍的不同事物產生興趣,進而從中獲得對世界的初步認知。"正是這種敏感性,使兒童以一種特有的強烈程度接觸外部世界。在這一時期,他們能輕鬆地學會每樣事情,對一切都充滿著活力和激情。"細節敏感期能給孩子帶來什麼?有些父母並不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這些特性,看到孩子撿樹葉就覺得不衛生,看到孩子摳洞洞就覺得不安全,所以就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嚴加阻止。
這種"一刀切",會讓孩子探索外界的本能遭到破壞,也就意味著孩子變得軟弱和缺乏活力,甚至會永久喪失習得某種能力的機會。
教育專家孫瑞雪曾說過:"看微小的東西需要專註,需要耐心,需要聚精會神,需要時間,這些甚至比那觀察的對象本身還重要"。
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專註力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處於細節敏感期的孩子,他們很容易沉浸在某件事物中。即使外界環境喧囂,周圍有人吵鬧,他們也很難被打擾。一個人靜靜地琢磨,並能保持很長時間的忘我狀態。無形中,孩子的專註力得到高度發展。
我女兒觀察小螞蟻的時候就處於這種狀態,當時我和她爸喊了她幾次,她都沒回過神來。當然,我們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這是對孩子專註力的打斷。
知乎答主@葉壯說過一句話:"專註力是一種通用技能"。
孩子在做這件事時,沒法專註下去,那他做另外一件事,很可能也不會堅持太久。今天擾亂了孩子觀察小螞蟻,明天可能就要為孩子看不進書而憂慮。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許多在我們大人眼裡看似無用的東西,在孩子眼裡恰恰會成為"寶貝"。比如樹葉,在成人看來,就是一片普通的葉子。在孩子眼裡,它可以包東西,可以用來救起落水的小螞蟻,可以擺出各種造型,還可以做成書籤。
他們的認知力、想像力、創造力,大多都是從遊戲中獲得的。
心理學教授艾莉森·高普尼克認為,孩子自發玩耍的方式與科學家做研究的思維非常相似,即都經過觀察、假設、推理、實驗、求證。由此探索世界的運行方式。
當孩子可以把普通的東西玩出花樣,就是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最佳體現。
有助於孩子發展精細運動蒙台梭利曾說過:"如果孩子的精細動作,在細節敏感期沒有得到充分地開發、練習,孩子將來很難成為優秀的鋼琴家、小提琴家、外科醫生等。"
孩子在觀察、收集那些細微東西的時候,會採取"抓、握、捏、拍、擰、摳"等動作,從而鍛煉了孩子手部肌肉和四肢協調能力。這就為今後發展精細動作打下了基礎。
而研究表明,孩子精細動作的發展與大腦發育息息相關。也就是說,精細動作發育得越好,孩子會越聰明。
所以,細節敏感期並不是孤立存在於孩子成長的某個階段,而是前後呼應的。只有前期打好基礎,後期才能穩步發展。有助於孩子的人際交往心理學家加德納指出,人際交往是一種基本智能,這是一種能夠感覺並區分他人的情緒、意圖、動機和感覺,並運用語言、動作、手勢、表情、眼神等方式與他人交流信息,溝通情感的能力。
孩子擁有對細節敏感的能力,有助於人際交往。這樣的孩子更能從對方的肢體語言、表情變化中,了解對方的需求,同時也更能和他人產生共情。
因此,孩子那些看似奇怪的愛好,其實是好事。我們良好教育的前提就是,充分了解孩子的敏感期,並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解碼,然後加以適當引導,幫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抓住孩子細節敏感期,父母可以這樣做《蒙台梭利的早教全書》里提到:孩子處在敏感期時,內心會有一股動力驅使他對外界的一切產生嘗試或學習的興趣,直至他的內心需求得到滿足或敏感性減弱,這股動力才會慢慢消失。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不能橫加阻攔,要順勢而為,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給他們探索的自由,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敏感性的指令行事。
不要打斷孩子以前,每次帶孩子出門,總想著讓她看些有意義、有觀賞價值的事物。後來終於轉變過來思路,我們所謂的"有意義",在孩子眼裡很可能一文不值。
她就是對一隻螞蟻、一個小洞感興趣,我們又憑什麼粗暴地打斷呢?這就是她處于敏感期的表現,她自己一個人在一邊慢慢琢磨,這本身就是對專註力的鍛煉和強化,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品質。珍視孩子珍視的當孩子對某些東西感興趣後,他就會有意識地去收集。
我女兒就有一個"百寶箱",各種樹的葉子、沾著土的小石子、各種顏色的紐扣。每次她搬出箱子來"顯擺"的時候,都會小心翼翼,又不無滿足地擺弄著她的寶貝。
我想,這大概便是無意義的幸福吧。
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小盒子,專門用來存放她的東西。賦予這些"無用"的東西一種儀式感,就意味著是對孩子這種行為和心理的保護。
國外有位攝影師媽媽Melissa Kaseman,她曾用相機記錄下4歲兒子從學校帶回來的東西。有珠子、樹葉、線頭、乾花、玩具蠍子、小木棍,等等。這些東西是孩子每天的成長記錄。
未來某天,當我們拿出來和孩子細細品的時候,該是多麼愜意的時光啊。
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和創造有位網友講過一件事。小時候,他和爸爸去公園。他撿了一塊特別圓的鵝卵石,覺得很新奇,就拿在手裡摩挲。爸爸看見後,驚訝地說:"哇,不得了,這個娃娃有前途。"
為了滿足他對石頭的好奇心,爸爸之後就經常帶著他去花鳥市場、文玩市場,從雨花石到靈璧石,從綠松石到黑曜石,從瑪瑙到翡翠,從把件到扳指。只要是能接觸到的,都盡量為孩子提供觀察的機會。每次觀摩回來,他內心都會生出一種富足感。
面對孩子發現的"新大陸",千萬不要大驚小怪,也不要不當一回事。孩子撿回樹葉,那就和他一起做標本;孩子撿回石頭,那就和他一起觀察紋路。和孩子一起探索,並給予肯定,只有當孩子感受到外界的鼓勵和認可時,他們才會有繼續探索的可能。不要把大人的價值認知,強加在孩子身上知乎上有位網友講過這樣一件事。
小時候,他興沖沖地撿了一大包樹葉回家。媽媽看到後,說這些都沒用。你喜歡撿樹葉,就去撿點楊樹葉,還可以餵羊。
他拿著包出門,卻突然覺得,好沒有意思。從那之後再也沒有撿過樹葉玩。
小孩子撿樹葉,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是把樹葉當做有趣的小東西。孩子的思維不同於大人,他們對於事物的價值評判也不依據於是否有實用價值。
如果我們把興趣這件事當成一個任務分配給孩子,那於孩子而言,就不再有任何趣味了。
同樣,當我們在了解了孩子的細節敏感期後,特意拿一大堆精細的東西去培養,孩子從中體會不到任何樂趣,結果也是過猶不及。
所以,我們要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做到不強制,不打壓。
結尾"敏感期教育的實質,其實是環境的教育。"所以,我們要為孩子創造豐富的學習環境。
孩子需要根據自己的見聞來塑造自我,進而將這些事物轉化為個性發展的重要部分。這種特殊的敏感性,能夠幫助孩子認知世界。通過觀察能力和吸收能力的提高,他們會逐步適應周圍的環境。
可是,兒童的細節敏感期又是一種短暫的傾向,消失後就不會重現。也就是說,即便孩子錯過某段敏感期,雖然他依舊能夠長大,但同時也喪失了發揮潛能的最佳機會。
蒙台梭利曾打過一個有趣的比方:"老媽媽正在火爐旁打毛線襪子。由於年事已高,眼神不濟,經常脫線,但是她卻沒發現。等到織完之後,才發現襪子上有多處脫針,因此,襪子就不耐穿。"
所以,我們一定要多觀察、多了解孩子。同一個敏感期,不同孩子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因此,父母們教育孩子的關鍵就在於要讀懂孩子的行為,把握好孩子細節敏感期發展的規律,保證孩子的身心和諧發展。
抓住這四點,幫孩子順利度過「細節敏感期「
上周末,天氣不錯,我們帶著女兒去逛公園。
走著走著,女兒停下了。她慢慢蹲下,眼睛直直地盯著地上。我和孩子爸都走出好遠了,她還原地不動。
我們無奈下,又折回來。可是跟著瞅了半天也沒看清地上有什麼吸引人的。
過了幾秒鐘,女兒幽幽地說:"媽媽,小螞蟻"。
我彎著腰,使勁兒搜尋著,終於在一棵枯了的小草下面,發現了一個隱藏的小洞。小洞附近有兩隻螞蟻在打轉。它們先向相反的方向爬去,一會兒又都爬回來,聚在一起好像在商量著什麼。然後又分開,又相聚。這樣反反覆復好幾次,直到都爬到洞里,好半天沒出來,女兒才悻悻地離開。
為了安慰女兒,老公在一旁鼓勵地說道:"我們家的小小觀察家,還真是名不虛傳呢。"
女兒除了會對小螞蟻、小洞感興趣,還經常撿樹葉、撿石頭,有時還會從地上撿起一根長頭髮,就連繪本里兩隻一樣的鞋子,她都能看出來哪只鞋上多了一道條紋。總之,她的眼很尖,似乎對一切細小的,大人無法輕易觀察到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和敏感。
我想,她應該是到了細節敏感期。
什麼是兒童的細節敏感期?
敏感期,也可以稱為關鍵期,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反應。在特定的時期,他們會突然對某些事物感興趣,從而具有強烈的探索慾望。
荷蘭科學家德佛里斯首先在一些動物身上發現了敏感期。
他曾舉過一個普通蝴蝶幼蟲的例子。
他發現,在幼蟲出生的最初幾天里,它們只能靠吃枝頭的嫩芽維持生命。
雌蝴蝶產卵的時候,它會本能地把卵產在樹榦和樹枝交接處的角落裡,因為那裡安全又隱蔽。
那麼,當幼蟲出生後,它是如何知道自己所需要的嫩芽在枝頭上呢?原來是光線。
幼蟲對光線特別敏感。它被光線吸引著朝枝頭爬去,最終滿足了自己的食慾。
但是隨著幼蟲的長大,他們已經能吃一些粗糙的食物後,它對光線的敏感便消失了。
教育家蒙台梭利從中受到很大啟發,她通過反覆觀察、研究,發現兒童也具有敏感期。
她認為6歲前的孩子有5個最重要的敏感期,即語言敏感期(0-6歲)、秩序敏感期(1-4歲)、細節敏感期(1-4歲)、動作敏感期(0-3歲)、觸覺敏感期(0-3歲)。
細節敏感期是諸多敏感期中的一個。一般是在孩子1-4歲時出現,在2歲左右最為突出。
處於細節敏感期的孩子,他們的觀察力驚人,眼裡彷彿戴著個"顯微鏡",能發現超級多細小的東西。空氣中漂浮的灰塵、地上的小紙屑、草里藏著的小蟲子、繪本中同一人物不同頁面上的差別,等等,好像他們腦中存在著一個微觀世界。
在敏感期內,基於本能反應,孩子會對周圍的不同事物產生興趣,進而從中獲得對世界的初步認知。"正是這種敏感性,使兒童以一種特有的強烈程度接觸外部世界。在這一時期,他們能輕鬆地學會每樣事情,對一切都充滿著活力和激情。"
細節敏感期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有些父母並不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這些特性,看到孩子撿樹葉就覺得不衛生,看到孩子摳洞洞就覺得不安全,所以就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嚴加阻止。
這種"一刀切",會讓孩子探索外界的本能遭到破壞,也就意味著孩子變得軟弱和缺乏活力,甚至會永久喪失習得某種能力的機會。
教育專家孫瑞雪曾說過:"看微小的東西需要專註,需要耐心,需要聚精會神,需要時間,這些甚至比那觀察的對象本身還重要"。
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專註力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處於細節敏感期的孩子,他們很容易沉浸在某件事物中。即使外界環境喧囂,周圍有人吵鬧,他們也很難被打擾。一個人靜靜地琢磨,並能保持很長時間的忘我狀態。無形中,孩子的專註力得到高度發展。
我女兒觀察小螞蟻的時候就處於這種狀態,當時我和她爸喊了她幾次,她都沒回過神來。當然,我們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這是對孩子專註力的打斷。
知乎答主@葉壯說過一句話:"專註力是一種通用技能"。
孩子在做這件事時,沒法專註下去,那他做另外一件事,很可能也不會堅持太久。今天擾亂了孩子觀察小螞蟻,明天可能就要為孩子看不進書而憂慮。
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
許多在我們大人眼裡看似無用的東西,在孩子眼裡恰恰會成為"寶貝"。比如樹葉,在成人看來,就是一片普通的葉子。在孩子眼裡,它可以包東西,可以用來救起落水的小螞蟻,可以擺出各種造型,還可以做成書籤。
他們的認知力、想像力、創造力,大多都是從遊戲中獲得的。
心理學教授艾莉森·高普尼克認為,孩子自發玩耍的方式與科學家做研究的思維非常相似,即都經過觀察、假設、推理、實驗、求證。由此探索世界的運行方式。
當孩子可以把普通的東西玩出花樣,就是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最佳體現。
有助於孩子發展精細運動
蒙台梭利曾說過:"如果孩子的精細動作,在細節敏感期沒有得到充分地開發、練習,孩子將來很難成為優秀的鋼琴家、小提琴家、外科醫生等。"
孩子在觀察、收集那些細微東西的時候,會採取"抓、握、捏、拍、擰、摳"等動作,從而鍛煉了孩子手部肌肉和四肢協調能力。這就為今後發展精細動作打下了基礎。
而研究表明,孩子精細動作的發展與大腦發育息息相關。也就是說,精細動作發育得越好,孩子會越聰明。
所以,細節敏感期並不是孤立存在於孩子成長的某個階段,而是前後呼應的。只有前期打好基礎,後期才能穩步發展。
有助於孩子的人際交往
心理學家加德納指出,人際交往是一種基本智能,這是一種能夠感覺並區分他人的情緒、意圖、動機和感覺,並運用語言、動作、手勢、表情、眼神等方式與他人交流信息,溝通情感的能力。
孩子擁有對細節敏感的能力,有助於人際交往。這樣的孩子更能從對方的肢體語言、表情變化中,了解對方的需求,同時也更能和他人產生共情。
因此,孩子那些看似奇怪的愛好,其實是好事。我們良好教育的前提就是,充分了解孩子的敏感期,並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解碼,然後加以適當引導,幫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抓住孩子細節敏感期,父母可以這樣做
《蒙台梭利的早教全書》里提到:孩子處在敏感期時,內心會有一股動力驅使他對外界的一切產生嘗試或學習的興趣,直至他的內心需求得到滿足或敏感性減弱,這股動力才會慢慢消失。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不能橫加阻攔,要順勢而為,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給他們探索的自由,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敏感性的指令行事。
不要打斷孩子
以前,每次帶孩子出門,總想著讓她看些有意義、有觀賞價值的事物。後來終於轉變過來思路,我們所謂的"有意義",在孩子眼裡很可能一文不值。
她就是對一隻螞蟻、一個小洞感興趣,我們又憑什麼粗暴地打斷呢?這就是她處于敏感期的表現,她自己一個人在一邊慢慢琢磨,這本身就是對專註力的鍛煉和強化,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品質。
珍視孩子珍視的
當孩子對某些東西感興趣後,他就會有意識地去收集。
我女兒就有一個"百寶箱",各種樹的葉子、沾著土的小石子、各種顏色的紐扣。每次她搬出箱子來"顯擺"的時候,都會小心翼翼,又不無滿足地擺弄著她的寶貝。
我想,這大概便是無意義的幸福吧。
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小盒子,專門用來存放她的東西。賦予這些"無用"的東西一種儀式感,就意味著是對孩子這種行為和心理的保護。
國外有位攝影師媽媽Melissa Kaseman,她曾用相機記錄下4歲兒子從學校帶回來的東西。有珠子、樹葉、線頭、乾花、玩具蠍子、小木棍,等等。這些東西是孩子每天的成長記錄。
未來某天,當我們拿出來和孩子細細品的時候,該是多麼愜意的時光啊。
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和創造
有位網友講過一件事。小時候,他和爸爸去公園。他撿了一塊特別圓的鵝卵石,覺得很新奇,就拿在手裡摩挲。爸爸看見後,驚訝地說:"哇,不得了,這個娃娃有前途。"
為了滿足他對石頭的好奇心,爸爸之後就經常帶著他去花鳥市場、文玩市場,從雨花石到靈璧石,從綠松石到黑曜石,從瑪瑙到翡翠,從把件到扳指。只要是能接觸到的,都盡量為孩子提供觀察的機會。每次觀摩回來,他內心都會生出一種富足感。
面對孩子發現的"新大陸",千萬不要大驚小怪,也不要不當一回事。孩子撿回樹葉,那就和他一起做標本;孩子撿回石頭,那就和他一起觀察紋路。和孩子一起探索,並給予肯定,只有當孩子感受到外界的鼓勵和認可時,他們才會有繼續探索的可能。
不要把大人的價值認知,強加在孩子身上
知乎上有位網友講過這樣一件事。
小時候,他興沖沖地撿了一大包樹葉回家。媽媽看到後,說這些都沒用。你喜歡撿樹葉,就去撿點楊樹葉,還可以餵羊。
他拿著包出門,卻突然覺得,好沒有意思。從那之後再也沒有撿過樹葉玩。
小孩子撿樹葉,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是把樹葉當做有趣的小東西。孩子的思維不同於大人,他們對於事物的價值評判也不依據於是否有實用價值。
如果我們把興趣這件事當成一個任務分配給孩子,那於孩子而言,就不再有任何趣味了。
同樣,當我們在了解了孩子的細節敏感期後,特意拿一大堆精細的東西去培養,孩子從中體會不到任何樂趣,結果也是過猶不及。
所以,我們要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做到不強制,不打壓。
結尾
"敏感期教育的實質,其實是環境的教育。"所以,我們要為孩子創造豐富的學習環境。
孩子需要根據自己的見聞來塑造自我,進而將這些事物轉化為個性發展的重要部分。這種特殊的敏感性,能夠幫助孩子認知世界。通過觀察能力和吸收能力的提高,他們會逐步適應周圍的環境。
可是,兒童的細節敏感期又是一種短暫的傾向,消失後就不會重現。也就是說,即便孩子錯過某段敏感期,雖然他依舊能夠長大,但同時也喪失了發揮潛能的最佳機會。
蒙台梭利曾打過一個有趣的比方:"老媽媽正在火爐旁打毛線襪子。由於年事已高,眼神不濟,經常脫線,但是她卻沒發現。等到織完之後,才發現襪子上有多處脫針,因此,襪子就不耐穿。"
所以,我們一定要多觀察、多了解孩子。同一個敏感期,不同孩子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因此,父母們教育孩子的關鍵就在於要讀懂孩子的行為,把握好孩子細節敏感期發展的規律,保證孩子的身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