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但不得不說,有很多孩子是會嫌棄自己的父母窮的,儘管明面上不說,但是心裡清楚得很。
例如對於王思聰的評價,有一些人總會來上那麼一句:「如果我有個給我五億啟動資金的爹…」,其潛台詞,就是在嫌棄自己的父母不如別人家的富有。這些人把自己的失敗歸結於自己沒有一對富裕的爹媽身上。
但不得不說,在年幼的孩子眼裡,父母都是強大的,孩子最初並不會嫌棄自己的父母,如果會,那必然是父母教會他們的。
女兒嫌棄媽媽買的禮物廉價,讓媽媽二選一女兒的同學生日,準備在高級的酒店開辦一場親子生日會,宴請全體同學及其父母到場,媽媽特意換上了一身體面的衣服,還給女兒準備了一份禮物讓她送給同學。
就在前往宴客酒店之前,女兒對著媽媽發起了脾氣,原因是同學送的禮物都是蘋果手機,媽媽買的禮物太過廉價–一隻一百多塊錢的,在大型超市買的,媽媽覺得很貴的布偶熊。
孩子認為這是一個破玩意,自己作為同學最好的朋友,送出去的禮物價值不能比蘋果手機低。
女兒給了兩條路讓媽媽選:
「要麼你去我回家」
「要麼我去你一個人回家」
女兒嫌棄的,不單單是那隻廉價的破玩意,還有自己的母親。當媽媽說,那是親子派對,別人的爸爸媽媽都去的時候,女兒的話,扎心了。
女兒對著媽媽說道:
「我丟不起那人」
「你也不聞聞自己身上一股包子味」
難道媽媽不知道自己「丟人」嗎?我想,她心裡是清楚的,但是比起孩子被嘲笑沒有父母的陪伴,她更情願自己幫女兒承擔這份可能的羞恥。
但為什麼,她的女兒會如此嫌棄她,我想與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是有關係的。
當女兒嫌棄布偶熊丟人的時候,媽媽是這樣說的:
「這熊也是我在大商場給你買的」
「這要一百多塊錢呢!」
「多可愛啊!」
「再說了,送人嘛,也是個心意」
媽媽在一邊強調著熊的價格、出處,一邊又自己貶低布偶熊作為禮物的價值。「心意」是為熊的廉價作借口,為自己的貧困打掩護。一份連自己都覺得廉價的禮物,如何讓女兒信服「禮輕情意重」?
女兒可恨嗎?我覺得她是可憐的,一個從小被不斷強調「價格=價值」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她對價值的認知如此狹隘,這並不是什麼過錯。活在「錢眼」里,對孩子有什麼影響?有人認為,在本就物質的社會生存,讓孩子現實些沒有什麼壞處,甚至認為「唯利是圖」可以讓孩子發奮圖強。那麼讓孩子活在「錢眼」里,會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曾他的著作《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描述過:
任何人來到世界上,都會受到三個客觀條件的約束,並構成了我們要面對的最基本現實。我們只要考慮生命的意義,這三個約束便不能跳過。
這三個約束分別是:與地球的關係:對世界的價值認知人類活在這個地球上,這一點誰都無法避免。為了能在地球上生息繁衍,我們就要積極地利用地球上的資源,而且要遵守地球上的一切規則,否則我們就要面臨失敗。
地球所蘊含的規則無窮無盡,這不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而是每一條都需要遵守。眼裡只看到錢的孩子,他們把地球的一切規則與價格掛鉤。
例如周星馳的電影《美人魚》里的主角,主角軒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可以不顧海豚的生存環境,甚至製造聲波武器虐殺海豚。
許多人認為牽扯到「世界」、「地球」、「生態」範圍太過廣了,是危言聳聽,一個孩子還有能力毀滅地球了?
那如果這個孩子是尼古拉斯特斯拉呢?那個與愛迪生齊名於世的天才,他曾說過:「只要我願意,我可以把地球劈成兩半,但我不能這樣做」。
與社會的關係:與他人合作的認知既然我們都是人類中的一個成員,單個人的力量又常是弱小的,人與人之間息息相關,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社會興趣,重視與他人的合作。任何企圖孤獨而居、割裂與他人聯繫的人,最終只會走向滅亡。
而眼裡只有錢、物質的孩子,他們與他人的合作並不在於社會興趣。這種情況在我們生活中並不少見。
例如,某個孩子被同學借用鉛筆刀的時候,向同學收取一次五毛錢的使用費,又例如在家庭裡面,父母要求孩子做家務的時候,孩子向家長提出必須為此而付錢。
當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後,他們的目光會變得非常短淺–他們在選擇工作的時候,更在乎既得利益而不是長遠利益,或者簡單點來說,就是注視目前的工資而不是崗位的可發展性。而為了錢,他們可以出賣自己公司的利益,甚至因此走上賄賂或者受賄的道路。
與異性的關係:對於性的認知雖然人類數量眾多,但性別只有兩個,即男和女。我們個體與人類的延續完全依賴於兩性的合作。在這基礎上產生的愛情與婚姻,便受這種現實約束。
這些以錢來衡量人的價值的孩子,長大後同樣不得不面對性的問題,這個「性」不單單指性生活,還包括對異性的認知。
所以有一些孩子,在成年甚至是還未成年就開始拜金,為了一個手機、一件裝備、一套衣服,他們可以隨意地出賣自己的身體;在選擇配偶的時候,他們也會更傾向於物質豐厚的一方–即便成為小三。
愛情、貞潔在他們眼裡等同於錢。
這樣對比起來,鄙視自己的父母窮只是其中一種表現,是最先、也是最簡單直接的體現方式。但必須弄明白的是,連帶我們來這個世界、給予我們實現自我價值的父母都能鄙視的,還有什麼不能嫌棄呢?家長如何避免孩子掉進「錢眼」里?關係的平衡不在於外在的衡量,而在於內在的情感。尤其是在3~6歲的孩子,他們沒有什麼外部評價體系,他們不在乎擁有太多的物質條件,也不會拿這些東西去衡量父母、以及周邊一切人事物的價值。
換言之,孩子的價值觀完全是從0到1的建立,再從1到100的積累。其中起決定性的就是作為基礎的「1」。那麼,家長可以怎麼樣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基礎,才能讓孩子不會唯利是圖呢?父母之間,用內在情感衡量價值,避免存在鄙視鏈條在孩子踏出社會之前,家庭就充當著社會的角色;在孩子認知這個世界之前,父母就是他們的全世界,所以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在家庭裡面,一位母親經常當著孩子的面指著孩子的父親不能幹、掙錢太少,結果兒子就學會了用掙錢多少去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更要命的是,這樣的孩子可能學會和媽媽一起嘲笑爸爸,這不僅會讓爸爸受傷害,也會讓這個孩子看不起爸爸,從而不願意向爸爸認同,最終就表現成不願意向男性認同,並在以後成長中遇到一系列的問題。
所以,在家庭裡面應該避免存在家庭成員之間的鄙視鏈條,而是用內在情感作為關係的衡量價值。
當媽媽明確告訴孩子:「我愛你的爸爸,因為他也很愛我,他是我的丈夫」,那麼孩子自然會認知到與異性、與他人的關係的衡量標準是什麼。
親子之間,豐富價值衡量體系,避免有條件的愛孩子在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形成一份獨有的親子相處模式,這份親子相處模式就是孩子往後社交的基礎,孩子會把這份相處模式投射到與他人的相處中,產生最初的交友觀、交友方式。
親子間的愛,應該如夫妻間的愛那樣,無條件供給、無限包容,這樣孩子往後同樣能收穫愛他人的能力。
但如果父母對於孩子之間的愛是有條件的,孩子同樣會習得這一方式。例如家長總是對孩子說/做:
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不愛你了;我怎麼就生了你這樣一個笨孩子…
這就會讓孩子把愛和「聽話」、「聰明」掛鉤,最終所投射出來的就是:那個人不聽我的話,我不要和他做朋友;那個人好笨,我不要和他交流。
與事物之間,在乎感受,避免價格決定價值在最開始的時候,一個與父母一起做的玩具車和商超裡面一個價值數百元的玩具車,孩子肯定更喜歡前者,因為最初的時候,孩子比我們更關注感受。
但在生活中,我們總會告訴孩子:這玩具很貴,你要好好珍惜;這碗湯的用了很多的料,你別浪費;這雙鞋子是限量般的,你要省著點穿…
當我們以為我們在教孩子「勤儉節約」「愛護物品」的時候,實際上我們在教會孩子用價格來衡量價值。
孩子會珍惜那個玩具,是因為那個玩具給他帶來快樂的感受;孩子把湯給喝完了,因為湯給他帶來了溫暖的感覺;孩子會愛惜那雙鞋子,是因為那雙鞋子給他帶來了舒適。
所以,在教孩子衡量事物的時候,讓他們更在乎的應該是感受,而不是價格決定價值。
最後,想和各位家長說一個故事,關於如何教會孩子什麼是「錢」,或者說什麼是「富有」的故事:
在一部印度電影中,有一個男孩怒氣沖沖地回到家裡問媽媽:「媽媽,我們家是不是很窮?」,顯然孩子是在學校裡面受到了刺激。媽媽回答他:「我們不窮」,但其實他們家徒四壁。
在吃飯的時候,孩子問媽媽:「為什麼你說我們不窮?我已經讀書了,我知道我們很窮。」
媽媽只是平靜地回答孩子:
「我們很富有」
「因為我們擁有彼此」
孩子並不相信媽媽的鬼扯,他努力賺錢,希望給予媽媽最好的物質待遇,希望帶媽媽去旅遊,為此忙碌得終日不見人影。
當他存夠錢想實現帶媽媽去巴黎的願望的時候,媽媽去世了,這時他才明白媽媽說的那句話是什麼含義–他足夠富有了,但是失去了媽媽,他成了最世界最窮的那個人。
淅爸寄語:對於教育中最可悲的事情,是我們竭盡所能地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但最終,卻成為孩子所嫌棄的人。
女兒鄙視媽媽:「我丟不起那個人」,可悲的父母讓孩子掉進錢眼裡
中國有句古話:「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但不得不說,有很多孩子是會嫌棄自己的父母窮的,儘管明面上不說,但是心裡清楚得很。
例如對於王思聰的評價,有一些人總會來上那麼一句:「如果我有個給我五億啟動資金的爹…」,其潛台詞,就是在嫌棄自己的父母不如別人家的富有。這些人把自己的失敗歸結於自己沒有一對富裕的爹媽身上。
但不得不說,在年幼的孩子眼裡,父母都是強大的,孩子最初並不會嫌棄自己的父母,如果會,那必然是父母教會他們的。
女兒嫌棄媽媽買的禮物廉價,讓媽媽二選一
女兒的同學生日,準備在高級的酒店開辦一場親子生日會,宴請全體同學及其父母到場,媽媽特意換上了一身體面的衣服,還給女兒準備了一份禮物讓她送給同學。
就在前往宴客酒店之前,女兒對著媽媽發起了脾氣,原因是同學送的禮物都是蘋果手機,媽媽買的禮物太過廉價–一隻一百多塊錢的,在大型超市買的,媽媽覺得很貴的布偶熊。
孩子認為這是一個破玩意,自己作為同學最好的朋友,送出去的禮物價值不能比蘋果手機低。
女兒給了兩條路讓媽媽選:
「要麼你去我回家」
「要麼我去你一個人回家」
女兒嫌棄的,不單單是那隻廉價的破玩意,還有自己的母親。當媽媽說,那是親子派對,別人的爸爸媽媽都去的時候,女兒的話,扎心了。
女兒對著媽媽說道:
「我丟不起那人」
「你也不聞聞自己身上一股包子味」
難道媽媽不知道自己「丟人」嗎?我想,她心裡是清楚的,但是比起孩子被嘲笑沒有父母的陪伴,她更情願自己幫女兒承擔這份可能的羞恥。
但為什麼,她的女兒會如此嫌棄她,我想與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是有關係的。
當女兒嫌棄布偶熊丟人的時候,媽媽是這樣說的:
「這熊也是我在大商場給你買的」
「這要一百多塊錢呢!」
「多可愛啊!」
「再說了,送人嘛,也是個心意」
媽媽在一邊強調著熊的價格、出處,一邊又自己貶低布偶熊作為禮物的價值。「心意」是為熊的廉價作借口,為自己的貧困打掩護。一份連自己都覺得廉價的禮物,如何讓女兒信服「禮輕情意重」?
女兒可恨嗎?我覺得她是可憐的,一個從小被不斷強調「價格=價值」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她對價值的認知如此狹隘,這並不是什麼過錯。
活在「錢眼」里,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有人認為,在本就物質的社會生存,讓孩子現實些沒有什麼壞處,甚至認為「唯利是圖」可以讓孩子發奮圖強。那麼讓孩子活在「錢眼」里,會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曾他的著作《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描述過:
任何人來到世界上,都會受到三個客觀條件的約束,並構成了我們要面對的最基本現實。我們只要考慮生命的意義,這三個約束便不能跳過。
這三個約束分別是:
與地球的關係:對世界的價值認知
人類活在這個地球上,這一點誰都無法避免。為了能在地球上生息繁衍,我們就要積極地利用地球上的資源,而且要遵守地球上的一切規則,否則我們就要面臨失敗。
地球所蘊含的規則無窮無盡,這不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而是每一條都需要遵守。眼裡只看到錢的孩子,他們把地球的一切規則與價格掛鉤。
例如周星馳的電影《美人魚》里的主角,主角軒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可以不顧海豚的生存環境,甚至製造聲波武器虐殺海豚。
許多人認為牽扯到「世界」、「地球」、「生態」範圍太過廣了,是危言聳聽,一個孩子還有能力毀滅地球了?
那如果這個孩子是尼古拉斯特斯拉呢?那個與愛迪生齊名於世的天才,他曾說過:「只要我願意,我可以把地球劈成兩半,但我不能這樣做」。
與社會的關係:與他人合作的認知
既然我們都是人類中的一個成員,單個人的力量又常是弱小的,人與人之間息息相關,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社會興趣,重視與他人的合作。任何企圖孤獨而居、割裂與他人聯繫的人,最終只會走向滅亡。
而眼裡只有錢、物質的孩子,他們與他人的合作並不在於社會興趣。這種情況在我們生活中並不少見。
例如,某個孩子被同學借用鉛筆刀的時候,向同學收取一次五毛錢的使用費,又例如在家庭裡面,父母要求孩子做家務的時候,孩子向家長提出必須為此而付錢。
當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後,他們的目光會變得非常短淺–他們在選擇工作的時候,更在乎既得利益而不是長遠利益,或者簡單點來說,就是注視目前的工資而不是崗位的可發展性。而為了錢,他們可以出賣自己公司的利益,甚至因此走上賄賂或者受賄的道路。
與異性的關係:對於性的認知
雖然人類數量眾多,但性別只有兩個,即男和女。我們個體與人類的延續完全依賴於兩性的合作。在這基礎上產生的愛情與婚姻,便受這種現實約束。
這些以錢來衡量人的價值的孩子,長大後同樣不得不面對性的問題,這個「性」不單單指性生活,還包括對異性的認知。
所以有一些孩子,在成年甚至是還未成年就開始拜金,為了一個手機、一件裝備、一套衣服,他們可以隨意地出賣自己的身體;在選擇配偶的時候,他們也會更傾向於物質豐厚的一方–即便成為小三。
愛情、貞潔在他們眼裡等同於錢。
這樣對比起來,鄙視自己的父母窮只是其中一種表現,是最先、也是最簡單直接的體現方式。但必須弄明白的是,連帶我們來這個世界、給予我們實現自我價值的父母都能鄙視的,還有什麼不能嫌棄呢?
家長如何避免孩子掉進「錢眼」里?
關係的平衡不在於外在的衡量,而在於內在的情感。尤其是在3~6歲的孩子,他們沒有什麼外部評價體系,他們不在乎擁有太多的物質條件,也不會拿這些東西去衡量父母、以及周邊一切人事物的價值。
換言之,孩子的價值觀完全是從0到1的建立,再從1到100的積累。其中起決定性的就是作為基礎的「1」。那麼,家長可以怎麼樣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基礎,才能讓孩子不會唯利是圖呢?
父母之間,用內在情感衡量價值,避免存在鄙視鏈條
在孩子踏出社會之前,家庭就充當著社會的角色;在孩子認知這個世界之前,父母就是他們的全世界,所以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在家庭裡面,一位母親經常當著孩子的面指著孩子的父親不能幹、掙錢太少,結果兒子就學會了用掙錢多少去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更要命的是,這樣的孩子可能學會和媽媽一起嘲笑爸爸,這不僅會讓爸爸受傷害,也會讓這個孩子看不起爸爸,從而不願意向爸爸認同,最終就表現成不願意向男性認同,並在以後成長中遇到一系列的問題。
所以,在家庭裡面應該避免存在家庭成員之間的鄙視鏈條,而是用內在情感作為關係的衡量價值。
當媽媽明確告訴孩子:「我愛你的爸爸,因為他也很愛我,他是我的丈夫」,那麼孩子自然會認知到與異性、與他人的關係的衡量標準是什麼。
親子之間,豐富價值衡量體系,避免有條件的愛
孩子在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形成一份獨有的親子相處模式,這份親子相處模式就是孩子往後社交的基礎,孩子會把這份相處模式投射到與他人的相處中,產生最初的交友觀、交友方式。
親子間的愛,應該如夫妻間的愛那樣,無條件供給、無限包容,這樣孩子往後同樣能收穫愛他人的能力。
但如果父母對於孩子之間的愛是有條件的,孩子同樣會習得這一方式。例如家長總是對孩子說/做:
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不愛你了;我怎麼就生了你這樣一個笨孩子…
這就會讓孩子把愛和「聽話」、「聰明」掛鉤,最終所投射出來的就是:那個人不聽我的話,我不要和他做朋友;那個人好笨,我不要和他交流。
與事物之間,在乎感受,避免價格決定價值
在最開始的時候,一個與父母一起做的玩具車和商超裡面一個價值數百元的玩具車,孩子肯定更喜歡前者,因為最初的時候,孩子比我們更關注感受。
但在生活中,我們總會告訴孩子:這玩具很貴,你要好好珍惜;這碗湯的用了很多的料,你別浪費;這雙鞋子是限量般的,你要省著點穿…
當我們以為我們在教孩子「勤儉節約」「愛護物品」的時候,實際上我們在教會孩子用價格來衡量價值。
孩子會珍惜那個玩具,是因為那個玩具給他帶來快樂的感受;孩子把湯給喝完了,因為湯給他帶來了溫暖的感覺;孩子會愛惜那雙鞋子,是因為那雙鞋子給他帶來了舒適。
所以,在教孩子衡量事物的時候,讓他們更在乎的應該是感受,而不是價格決定價值。
最後,想和各位家長說一個故事,關於如何教會孩子什麼是「錢」,或者說什麼是「富有」的故事:
在一部印度電影中,有一個男孩怒氣沖沖地回到家裡問媽媽:「媽媽,我們家是不是很窮?」,顯然孩子是在學校裡面受到了刺激。媽媽回答他:「我們不窮」,但其實他們家徒四壁。
在吃飯的時候,孩子問媽媽:「為什麼你說我們不窮?我已經讀書了,我知道我們很窮。」
媽媽只是平靜地回答孩子:
「我們很富有」
「因為我們擁有彼此」
孩子並不相信媽媽的鬼扯,他努力賺錢,希望給予媽媽最好的物質待遇,希望帶媽媽去旅遊,為此忙碌得終日不見人影。
當他存夠錢想實現帶媽媽去巴黎的願望的時候,媽媽去世了,這時他才明白媽媽說的那句話是什麼含義–他足夠富有了,但是失去了媽媽,他成了最世界最窮的那個人。
淅爸寄語:對於教育中最可悲的事情,是我們竭盡所能地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但最終,卻成為孩子所嫌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