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傳統思想里,人的一生必須完成這四件事,才叫完整,那就是,讀書,工作,結婚,生子。
而如今很多人在思想上彷彿變得強大了,不僅有人想做丁克,更有人成為了不婚主義者。
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養活自己,不愁吃穿,一個人又很自由,幹嘛非得結婚生子,讓自己活得那麼憋屈呢?
這些人並不是沒談過戀愛,沒愛過人,或許是在年輕時受過感情的傷害;或許是被父母阻擾過;更或許是自己根本沒有那個心思,一心撲在了工作上。
年輕時,身體健康,事業有成,有錢又不用人照顧,日子過得也很瀟洒,當然不用擔心生活上的事了,一個人隨便怎麼過,既自由又沒什麼壓力。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一個人到了晚年時的孤獨有多可怕,又有多摧毀人的心智。
01
老家鄰居張叔就是如此,一個人過了大半輩子,如今也是六十多的年齡了。
他沒結婚,並不是他的條件不好,相反,年輕時的他可是一名教師。那個時候教師可是很吃香的,雖說工資不高,但也生活不愁,老了還有退休金。
經常有人來家裡說媒,父母也看好了幾個姑娘,讓他去相親。後來張叔實在受不了,才告訴父母自己有喜歡的人,這可把父母高興壞了,不然別人都抱孫子了,自己還沒著落。
可是聽完他說的姑娘,父母火冒三丈,把他罵了個狗血淋頭,還說讓他趕緊斷了。
原來那個姑娘是同鎮的,在學校里開了個小賣部,讓父母生氣的,是因為那姑娘離過婚,還帶著一個孩子。
父母說他把臉都給他們丟盡了,那麼多黃花大閨女不要,非得找個寡婦。父母罵完後,張叔二話不說,收拾東西回了學校,很久都沒有回家。
父母偷偷到學校去打聽,發現張叔根本就沒有與那姑娘了斷,便當著很多人的面,把那姑娘羞辱了一番。
後來,那姑娘離開了學校,因為這件事,張叔也跟父母鬧翻了。幾年後母親生病做手術,張叔跟父母的關係才有所緩和,而對於結婚的事,他再也沒有提過。
年輕時,希望跟一個自己愛的人結婚,可畢竟結婚需要父母的點頭,一旦被阻擾,婚事也就難成了。
這種情況應該很多人都遇到過吧,到了適婚的年齡,父母就開始各種催促結婚,恨不得把自己覺得合適的姑娘都擺在面前讓你挑選。
那會他們想要的就是你能早點結婚生子,這樣他們的心頭大事也就完成了。
可正當你滿心歡喜地給父母介紹你喜歡的人時,父母又開始各種挑剔,離婚的不行,有孩子的更不行,太胖的不行,太矮的不行,等等。
總之,只要是你看上的,他們都會懷疑你的眼光,還以過來人的身份勸告你。
02
張叔這一拖就到了三十幾歲,再想要結婚,又因為女方家提出的彩禮太高而擱置了。
後來張叔索性就不再想結婚了,覺得自己一個人也挺好,等到退休以後,又有退休金,可以到處旅遊了,只要生活不愁,也沒什麼。
因為之前的事情,加上身體也不太好了,父母也就沒有精力再管他的事了,只能任由他去。
所以如今的張叔,六十幾歲的年齡,父母也已經不在了,除了一個弟弟和一個姐姐,也就沒有其它的親人了。雖說一母同胞,可他們也老了,離得也遠,常年裡也就張叔一個人生活。
平時的他,就跟一些同齡的老人下下棋,逛逛公園,或者參加社區的一些活動,也算是打發了時間,因為當過教師,所以周圍的人喜歡跟他往來。
後來有一天,張叔自己在家打掃衛生,不小心摔了一跤,等到緩過來時,只能自己打了120。
張叔說,自己在那一刻,才知道沒有結婚的自己,晚年生活有多孤獨,平時里他還想逃避,可到了那一刻,他只能悲哀地去面對。
在醫院裡的時候,看著其它病人的床前兒女圍繞,不斷地有親人來探望,才知道自己有多羨慕那樣的生活,而自己只能請一個護工照顧。
在那一刻,他甚至想過,如果當初父母給自己相親時,隨便找個人結婚,肯定也比自己一個人強,沒有相愛的妻子,至少還能有兒女,有孫子。
出院後的張叔,只能請一個保姆照顧自己的生活,也不至於出了什麼事情,沒人知道和幫忙。
看著自己的現狀,張叔也意味深長地說:「年輕人,不要覺得你現在很厲害,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就可以不結婚,等到你老了,病了,你才會知道,單身的日子有多悲慘,有多無助,別把心思全放在事業和玩樂上,找個知心的人結婚才是最重要的。」
年輕時候覺得沒有必要的,等到老了,病了,才會發現曾經的想法有多荒謬。
很多年輕人,一想到結婚要買房,要生孩子,養孩子,以及照顧兩邊的父母,就覺得壓力太大,開始說自己恐婚,或者不想那麼早結婚為由,繼續一個人自由地生活。
如此自由無壓力的日子,當然越過越上癮,就越來越不想結婚了。
等到年近四十時,不想去同齡的女人,更不想娶一個離婚還帶著孩子的女人,便索性成為不婚主義者。還自豪地說到:「反正我有錢,不愁吃穿,怕什麼,結婚不是給自己添堵,平添壓力嗎,大不了以後住養老院就是了,還有人照顧。」
等到真正到了自己晚年的時候,看著別的老人膝下兒女成群,過年過節時,一家人其樂融融,吃著團圓飯,自己就只有羨慕的份兒了。
或者在自己生病時,看著其它的病人不斷地有人探望,而自己兩個買水果的人都沒有,就知道什麼叫晚年凄涼了。
03
現在的人,結婚的年齡開始大齡化,甚至看了太多婚姻不幸的事,便想著,與其以後結了婚,過得不幸福又離婚,還多了一兩個孩子,拖累自己,還不如直接不結婚呢。
很多有這種想法的人,把時間和金錢都花在了享受生活上,時刻炫耀自己的自由生活,彷彿在跟別人說「你看你們結了婚的人,一天天過得多委屈自己,再看看我,一個人多麼的瀟洒自在呀。」
是啊,一個人很自由,天南地北任你行,走到那,那就是你的家,可是那些家都是冰冷的,沒有溫度的。
真正的家,需要的是人氣,需要的是歡聲笑語,需要的是柴米油鹽,這些都是生活的滋潤品,才能讓生活多姿多彩,完整我們的人生。
家是我們的精神食糧,如今的我們不再停留在吃飽穿暖上,還要追求很多精神上的東西。一個人的希望沒有了,生活就會少了很多意義。
所以,希望他的故事和經歷,能夠給你一些警醒和勇氣。
生活再難,只要有愛,有溫暖,有希望,幸福的彼岸很快就能到達。
只要有愛的勇氣,就不會在壓力面前退縮,有家總比流浪要好得多。
那些不婚主義者,晚年過得如何?希望這位老人的故事,能夠警醒你
在我們的傳統思想里,人的一生必須完成這四件事,才叫完整,那就是,讀書,工作,結婚,生子。
而如今很多人在思想上彷彿變得強大了,不僅有人想做丁克,更有人成為了不婚主義者。
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養活自己,不愁吃穿,一個人又很自由,幹嘛非得結婚生子,讓自己活得那麼憋屈呢?
這些人並不是沒談過戀愛,沒愛過人,或許是在年輕時受過感情的傷害;或許是被父母阻擾過;更或許是自己根本沒有那個心思,一心撲在了工作上。
年輕時,身體健康,事業有成,有錢又不用人照顧,日子過得也很瀟洒,當然不用擔心生活上的事了,一個人隨便怎麼過,既自由又沒什麼壓力。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一個人到了晚年時的孤獨有多可怕,又有多摧毀人的心智。
01
老家鄰居張叔就是如此,一個人過了大半輩子,如今也是六十多的年齡了。
他沒結婚,並不是他的條件不好,相反,年輕時的他可是一名教師。那個時候教師可是很吃香的,雖說工資不高,但也生活不愁,老了還有退休金。
經常有人來家裡說媒,父母也看好了幾個姑娘,讓他去相親。後來張叔實在受不了,才告訴父母自己有喜歡的人,這可把父母高興壞了,不然別人都抱孫子了,自己還沒著落。
可是聽完他說的姑娘,父母火冒三丈,把他罵了個狗血淋頭,還說讓他趕緊斷了。
原來那個姑娘是同鎮的,在學校里開了個小賣部,讓父母生氣的,是因為那姑娘離過婚,還帶著一個孩子。
父母說他把臉都給他們丟盡了,那麼多黃花大閨女不要,非得找個寡婦。父母罵完後,張叔二話不說,收拾東西回了學校,很久都沒有回家。
父母偷偷到學校去打聽,發現張叔根本就沒有與那姑娘了斷,便當著很多人的面,把那姑娘羞辱了一番。
後來,那姑娘離開了學校,因為這件事,張叔也跟父母鬧翻了。幾年後母親生病做手術,張叔跟父母的關係才有所緩和,而對於結婚的事,他再也沒有提過。
年輕時,希望跟一個自己愛的人結婚,可畢竟結婚需要父母的點頭,一旦被阻擾,婚事也就難成了。
這種情況應該很多人都遇到過吧,到了適婚的年齡,父母就開始各種催促結婚,恨不得把自己覺得合適的姑娘都擺在面前讓你挑選。
那會他們想要的就是你能早點結婚生子,這樣他們的心頭大事也就完成了。
可正當你滿心歡喜地給父母介紹你喜歡的人時,父母又開始各種挑剔,離婚的不行,有孩子的更不行,太胖的不行,太矮的不行,等等。
總之,只要是你看上的,他們都會懷疑你的眼光,還以過來人的身份勸告你。
02
張叔這一拖就到了三十幾歲,再想要結婚,又因為女方家提出的彩禮太高而擱置了。
後來張叔索性就不再想結婚了,覺得自己一個人也挺好,等到退休以後,又有退休金,可以到處旅遊了,只要生活不愁,也沒什麼。
因為之前的事情,加上身體也不太好了,父母也就沒有精力再管他的事了,只能任由他去。
所以如今的張叔,六十幾歲的年齡,父母也已經不在了,除了一個弟弟和一個姐姐,也就沒有其它的親人了。雖說一母同胞,可他們也老了,離得也遠,常年裡也就張叔一個人生活。
平時的他,就跟一些同齡的老人下下棋,逛逛公園,或者參加社區的一些活動,也算是打發了時間,因為當過教師,所以周圍的人喜歡跟他往來。
後來有一天,張叔自己在家打掃衛生,不小心摔了一跤,等到緩過來時,只能自己打了120。
張叔說,自己在那一刻,才知道沒有結婚的自己,晚年生活有多孤獨,平時里他還想逃避,可到了那一刻,他只能悲哀地去面對。
在醫院裡的時候,看著其它病人的床前兒女圍繞,不斷地有親人來探望,才知道自己有多羨慕那樣的生活,而自己只能請一個護工照顧。
在那一刻,他甚至想過,如果當初父母給自己相親時,隨便找個人結婚,肯定也比自己一個人強,沒有相愛的妻子,至少還能有兒女,有孫子。
出院後的張叔,只能請一個保姆照顧自己的生活,也不至於出了什麼事情,沒人知道和幫忙。
看著自己的現狀,張叔也意味深長地說:「年輕人,不要覺得你現在很厲害,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就可以不結婚,等到你老了,病了,你才會知道,單身的日子有多悲慘,有多無助,別把心思全放在事業和玩樂上,找個知心的人結婚才是最重要的。」
年輕時候覺得沒有必要的,等到老了,病了,才會發現曾經的想法有多荒謬。
很多年輕人,一想到結婚要買房,要生孩子,養孩子,以及照顧兩邊的父母,就覺得壓力太大,開始說自己恐婚,或者不想那麼早結婚為由,繼續一個人自由地生活。
如此自由無壓力的日子,當然越過越上癮,就越來越不想結婚了。
等到年近四十時,不想去同齡的女人,更不想娶一個離婚還帶著孩子的女人,便索性成為不婚主義者。還自豪地說到:「反正我有錢,不愁吃穿,怕什麼,結婚不是給自己添堵,平添壓力嗎,大不了以後住養老院就是了,還有人照顧。」
等到真正到了自己晚年的時候,看著別的老人膝下兒女成群,過年過節時,一家人其樂融融,吃著團圓飯,自己就只有羨慕的份兒了。
或者在自己生病時,看著其它的病人不斷地有人探望,而自己兩個買水果的人都沒有,就知道什麼叫晚年凄涼了。
03
現在的人,結婚的年齡開始大齡化,甚至看了太多婚姻不幸的事,便想著,與其以後結了婚,過得不幸福又離婚,還多了一兩個孩子,拖累自己,還不如直接不結婚呢。
很多有這種想法的人,把時間和金錢都花在了享受生活上,時刻炫耀自己的自由生活,彷彿在跟別人說「你看你們結了婚的人,一天天過得多委屈自己,再看看我,一個人多麼的瀟洒自在呀。」
是啊,一個人很自由,天南地北任你行,走到那,那就是你的家,可是那些家都是冰冷的,沒有溫度的。
真正的家,需要的是人氣,需要的是歡聲笑語,需要的是柴米油鹽,這些都是生活的滋潤品,才能讓生活多姿多彩,完整我們的人生。
家是我們的精神食糧,如今的我們不再停留在吃飽穿暖上,還要追求很多精神上的東西。一個人的希望沒有了,生活就會少了很多意義。
所以,希望他的故事和經歷,能夠給你一些警醒和勇氣。
生活再難,只要有愛,有溫暖,有希望,幸福的彼岸很快就能到達。
只要有愛的勇氣,就不會在壓力面前退縮,有家總比流浪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