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明熹宗朱由校的相關內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一直以來,可能有很多人都認為,明朝時期倒數第二位皇帝,也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其實就是一個無能昏庸的皇帝吧。的確,朱由校的種種表現,的確讓人對他會有這樣的印象,但是,不做就真的代表沒有能力去做嗎?朱由校到底是不是一個昏君,他是真的一輩子只會做木工,別的什麼都不會嗎?
1.朱由校是一個怎樣的人
朱由校是明朝歷史上第十五位皇帝,因在位期間重用宦官魏忠賢,打壓東林黨,又因酷愛木工,又被稱作「木匠天子」。朱由校生於萬曆三十三年,父親是明光宗朱常洛,祖父是長達三十多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
萬曆四十八年明神宗駕崩,繼位的明光宗在位僅一個月就因服用紅丸去世,年僅十六歲的朱由校登基成為大明天子。
朱由校在位期間正值明末動亂,崛起於黑水白山之間的滿洲貴族在首領努爾哈赤的帶領下不斷進犯遼東,在與明朝的戰爭中節節勝利,明朝在遼東不斷丟城失地,在朝廷內部黨爭日益激烈,由於在朱由校登基上立下大功的東林黨聲勢日漲,逐步掌握朝廷大權,但隨著在遼東的失利,一股不滿東林黨的勢力逐漸聚攏在宦官魏忠賢周圍與東林黨展開激烈的鬥爭,最終在這場鬥爭中閹黨集團大勝,東林黨損兵折將,不是被處死就是被罷官去職,雖然閹黨取得了勝利,但是由於黨爭的緣故,朝廷也失去了整個遼東
1627年在位七年的天啟皇帝朱由校因落水染病最終去世,由於未留下子嗣,臨終前下旨由皇五弟朱由檢繼承大位,朱由檢登基後追尊皇兄為「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廟號「熹宗」,謚號是後代對前代人物的蓋棺定論,由於後代君王大多是前代君王的子嗣或兄弟,因此在追尊謚號時大多挑選好的詞,當然末代皇帝除外。從朱由校的謚號中來看「襄」「靖」「庄」「悊」也都是上謚,由於朱由檢是因為兄長沒有子嗣才得以繼承大統,因此對皇兄的評價也都是極好的。
從廟號上來看「熹」,容易讓人誤解為是不好的詞,其實不然,在《逸周書·謚法解》中「熹:有功安人曰熹」,即朱由檢認為皇兄在位時有大功,因此才定下「熹宗」的廟號。
那麼朱由校在位時真的有大功嗎?還是說朱由檢純粹是出於對皇兄的感激才追尊為熹宗的?
在作者看來,朱由校雖然稱不上有大功,在位期間疏於政務,但絕對不是傻子,從他對遼東戰事的判斷以及戰略的把控上可以看出他很有戰略眼光,起碼比弟弟朱由檢強多了。
2.朱由校在首輔葉向高與魏忠賢矛盾上的處理
葉向高是萬曆天啟兩朝重臣,曾經三次出任首輔,天啟元年葉向高再次出任首輔,此時朝中東林黨遍布,葉向高也被認為是東林黨的黨魁。由於朱由校登基時只有十六歲,身邊信任的只有乳母客氏,魏忠賢攀附上客氏之後開始掌握大權,逐漸與東林黨起衝突。葉向高由於是首輔在處理朝政時需要得到司禮監的支持,由於司禮監掌握批紅權,因此內閣要想有所作為必須要與司禮監合作,因此葉向高在魏忠賢完全得勢之後也開始親近魏忠賢,為取得魏的支持,但很顯然這得罪了東林黨,於是彈劾葉向高的奏摺如同雪花一般湧向朱由校的案頭。葉向高迫不得已只能向天啟舉報魏忠賢,但這時天啟卻回復說道:「舉朝轟然,殊非國體,卿與廷臣不同,宜急調劑,釋諸臣之疑。「
意思就是你葉向高身為內閣首輔與其他的大臣不同,你的作用是要調和大臣與司禮監的矛盾,而不是隨大流彈劾魏忠賢。
朱由校的回復完全符合一個合格皇帝的做法,明朝雖然取消了宰相,但隨著內閣的設立和崛起,內閣首輔雖然比不上之前的宰相權利那麼大,但也是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宰相的作用就是調和陰陽,是皇帝和大臣們之間的調和劑、潤滑劑,魏忠賢實際上代表的就是皇權,你葉向高身為首輔就應該從中調和,而不是跟著東林黨一起彈劾魏忠賢。
從這裡可以看出朱由校雖然年輕,但在處理朝廷各方勢力上還是非常清醒的。
3.朱由校在遼東戰略上的判斷
不同的是朱由校並沒有像弟弟朱由檢一樣輕易被袁崇煥打動,他在奏摺中是這麼批複的,「但向後作何給授使軍民不相妨?作何分撥使農戰不偏廢?作何演練使農隙皆兵?作何更番使營伍皆農?作何疆理足以限戎馬?作何收保不致資盜糧?一切事宜該撫悉心區處具奏,這本內說奴子不降必定成擒,諸臣諸不樂聞。以朕計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戰必能勝,勝無輕談也,蹈實而做需時而動正也,奇在其中矣。該撫饒為之亦善為之。」
朱由校一連用了六個疑問句質疑袁崇煥的策略是否能行,這六個疑問完全抓住了屯田的重點,以後的事實也完全證明了朱由校問的一點沒錯,後金屢次進犯遼西走廊,破壞屯田,搶奪糧食,實質上反而為後金提供了寶貴的糧食。
這連續的反問可不是一個傻子能問出來的。
4.朱由校在寧遠問題上的判斷
天啟六年後金進犯錦州、寧遠,督撫王之臣建議放棄寧遠,全部後撤到山海關,巡撫袁崇煥則堅持堅守寧遠,兩人在這個問題上產生分歧,後來發生的事我們都知道了,袁崇煥在寧遠利用紅衣大炮取得了勝利,打退了後金,證明袁崇煥的堅守有一定道理,雖然覺華島的損失使得這場勝利取得的成果化為烏有,但寧遠的勝利畢竟是與滿洲鬥爭以來少有的大勝。
那麼朱由校在這場爭論中到底是支持誰的呢?
作者從曾在宮內服侍的宦官劉若愚所著的《酌中志》中找到了答案,據劉若愚記載,
"天啟六年正月□□初,犯寧遠,即日夜焦思,未遑自安。見樞臣王永光題疏,要將寧遠城中紅夷大炮撤歸山海守關,先帝曰:此炮如撤,人心必搖。」
王永光是當時的兵部尚書,在戰與守的問題上是支持王之臣的,即放棄寧遠,退守山海關,從劉若愚的記載中可以看到朱由校是反對撤退的,並提出如若撤退,山海關之外的幾十萬遼東子民怎麼辦?必定造成人心恐慌。
朱由校的判斷沒有錯,當時從錦州到山海關的遼東本地人仍有數十萬,朝廷一旦撤離,這些人都成了棄子,一旦這些人跟著撤退到山海關勢必造成山海關人員擁擠,容納不下。
從上面幾點可以看出朱由校並不是傻子,對待遼東問題上還是非常有眼光的,至少比朱由檢強多了,雖然他在位期間重用閹黨,導致黨爭加劇,沉迷木工,荒於政事,導致遼東局勢崩壞,但至少在位期間局勢並沒有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明熹宗朱由校是個怎麼樣的人?朱由校為何重用魏忠賢?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明熹宗朱由校的相關內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一直以來,可能有很多人都認為,明朝時期倒數第二位皇帝,也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其實就是一個無能昏庸的皇帝吧。的確,朱由校的種種表現,的確讓人對他會有這樣的印象,但是,不做就真的代表沒有能力去做嗎?朱由校到底是不是一個昏君,他是真的一輩子只會做木工,別的什麼都不會嗎?
1.朱由校是一個怎樣的人
朱由校是明朝歷史上第十五位皇帝,因在位期間重用宦官魏忠賢,打壓東林黨,又因酷愛木工,又被稱作「木匠天子」。朱由校生於萬曆三十三年,父親是明光宗朱常洛,祖父是長達三十多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
萬曆四十八年明神宗駕崩,繼位的明光宗在位僅一個月就因服用紅丸去世,年僅十六歲的朱由校登基成為大明天子。
朱由校在位期間正值明末動亂,崛起於黑水白山之間的滿洲貴族在首領努爾哈赤的帶領下不斷進犯遼東,在與明朝的戰爭中節節勝利,明朝在遼東不斷丟城失地,在朝廷內部黨爭日益激烈,由於在朱由校登基上立下大功的東林黨聲勢日漲,逐步掌握朝廷大權,但隨著在遼東的失利,一股不滿東林黨的勢力逐漸聚攏在宦官魏忠賢周圍與東林黨展開激烈的鬥爭,最終在這場鬥爭中閹黨集團大勝,東林黨損兵折將,不是被處死就是被罷官去職,雖然閹黨取得了勝利,但是由於黨爭的緣故,朝廷也失去了整個遼東
1627年在位七年的天啟皇帝朱由校因落水染病最終去世,由於未留下子嗣,臨終前下旨由皇五弟朱由檢繼承大位,朱由檢登基後追尊皇兄為「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廟號「熹宗」,謚號是後代對前代人物的蓋棺定論,由於後代君王大多是前代君王的子嗣或兄弟,因此在追尊謚號時大多挑選好的詞,當然末代皇帝除外。從朱由校的謚號中來看「襄」「靖」「庄」「悊」也都是上謚,由於朱由檢是因為兄長沒有子嗣才得以繼承大統,因此對皇兄的評價也都是極好的。
從廟號上來看「熹」,容易讓人誤解為是不好的詞,其實不然,在《逸周書·謚法解》中「熹:有功安人曰熹」,即朱由檢認為皇兄在位時有大功,因此才定下「熹宗」的廟號。
那麼朱由校在位時真的有大功嗎?還是說朱由檢純粹是出於對皇兄的感激才追尊為熹宗的?
在作者看來,朱由校雖然稱不上有大功,在位期間疏於政務,但絕對不是傻子,從他對遼東戰事的判斷以及戰略的把控上可以看出他很有戰略眼光,起碼比弟弟朱由檢強多了。
2.朱由校在首輔葉向高與魏忠賢矛盾上的處理
葉向高是萬曆天啟兩朝重臣,曾經三次出任首輔,天啟元年葉向高再次出任首輔,此時朝中東林黨遍布,葉向高也被認為是東林黨的黨魁。由於朱由校登基時只有十六歲,身邊信任的只有乳母客氏,魏忠賢攀附上客氏之後開始掌握大權,逐漸與東林黨起衝突。葉向高由於是首輔在處理朝政時需要得到司禮監的支持,由於司禮監掌握批紅權,因此內閣要想有所作為必須要與司禮監合作,因此葉向高在魏忠賢完全得勢之後也開始親近魏忠賢,為取得魏的支持,但很顯然這得罪了東林黨,於是彈劾葉向高的奏摺如同雪花一般湧向朱由校的案頭。葉向高迫不得已只能向天啟舉報魏忠賢,但這時天啟卻回復說道:「舉朝轟然,殊非國體,卿與廷臣不同,宜急調劑,釋諸臣之疑。「
意思就是你葉向高身為內閣首輔與其他的大臣不同,你的作用是要調和大臣與司禮監的矛盾,而不是隨大流彈劾魏忠賢。
朱由校的回復完全符合一個合格皇帝的做法,明朝雖然取消了宰相,但隨著內閣的設立和崛起,內閣首輔雖然比不上之前的宰相權利那麼大,但也是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宰相的作用就是調和陰陽,是皇帝和大臣們之間的調和劑、潤滑劑,魏忠賢實際上代表的就是皇權,你葉向高身為首輔就應該從中調和,而不是跟著東林黨一起彈劾魏忠賢。
從這裡可以看出朱由校雖然年輕,但在處理朝廷各方勢力上還是非常清醒的。
3.朱由校在遼東戰略上的判斷
不同的是朱由校並沒有像弟弟朱由檢一樣輕易被袁崇煥打動,他在奏摺中是這麼批複的,「但向後作何給授使軍民不相妨?作何分撥使農戰不偏廢?作何演練使農隙皆兵?作何更番使營伍皆農?作何疆理足以限戎馬?作何收保不致資盜糧?一切事宜該撫悉心區處具奏,這本內說奴子不降必定成擒,諸臣諸不樂聞。以朕計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戰必能勝,勝無輕談也,蹈實而做需時而動正也,奇在其中矣。該撫饒為之亦善為之。」
朱由校一連用了六個疑問句質疑袁崇煥的策略是否能行,這六個疑問完全抓住了屯田的重點,以後的事實也完全證明了朱由校問的一點沒錯,後金屢次進犯遼西走廊,破壞屯田,搶奪糧食,實質上反而為後金提供了寶貴的糧食。
這連續的反問可不是一個傻子能問出來的。
4.朱由校在寧遠問題上的判斷
天啟六年後金進犯錦州、寧遠,督撫王之臣建議放棄寧遠,全部後撤到山海關,巡撫袁崇煥則堅持堅守寧遠,兩人在這個問題上產生分歧,後來發生的事我們都知道了,袁崇煥在寧遠利用紅衣大炮取得了勝利,打退了後金,證明袁崇煥的堅守有一定道理,雖然覺華島的損失使得這場勝利取得的成果化為烏有,但寧遠的勝利畢竟是與滿洲鬥爭以來少有的大勝。
那麼朱由校在這場爭論中到底是支持誰的呢?
作者從曾在宮內服侍的宦官劉若愚所著的《酌中志》中找到了答案,據劉若愚記載,
"天啟六年正月□□初,犯寧遠,即日夜焦思,未遑自安。見樞臣王永光題疏,要將寧遠城中紅夷大炮撤歸山海守關,先帝曰:此炮如撤,人心必搖。」
王永光是當時的兵部尚書,在戰與守的問題上是支持王之臣的,即放棄寧遠,退守山海關,從劉若愚的記載中可以看到朱由校是反對撤退的,並提出如若撤退,山海關之外的幾十萬遼東子民怎麼辦?必定造成人心恐慌。
朱由校的判斷沒有錯,當時從錦州到山海關的遼東本地人仍有數十萬,朝廷一旦撤離,這些人都成了棄子,一旦這些人跟著撤退到山海關勢必造成山海關人員擁擠,容納不下。
從上面幾點可以看出朱由校並不是傻子,對待遼東問題上還是非常有眼光的,至少比朱由檢強多了,雖然他在位期間重用閹黨,導致黨爭加劇,沉迷木工,荒於政事,導致遼東局勢崩壞,但至少在位期間局勢並沒有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