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李白的《蜀道難》天下皆知,也讓天下人都知道了蜀地確實是極其艱險難走,同時它的另外一個名號「天府之國」,也讓人們都知道蜀地極其富饒,正是由於這兩個特點共同存在,所以蜀地自古便為兵家必爭之地。
蜀地也就是如今的四川省,由於它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所以很多年前當地人們就有「只要有它在,國家就不會亡」的說法,甚至還直接將其說成是中國地理位置最重要的省,而且這並不是簡單的信口開河,四川省在歷史上所體現出來的巨大作用,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四川的發展歷史極其悠久,李白在《蜀道難》中所提到的蠶叢及魚鳧,便是蜀山氏人們在這片土地上所建立的古蜀國國王,在商朝末年的時候,古蜀國的國王便參與了周武王討伐商紂的盟誓,在當時是一個國力極其強大的國家。
進入戰國時期以後,秦國對於古蜀國虎視眈眈,然而由於地理位置極為險要,所以古蜀國國君對於戰事並沒有太多擔憂,只是下令在險要的道路上派遣重病把守,自認為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然而在公元前316年,秦王派遣司馬錯成功滅掉了古蜀國。
隨後秦國在蜀地設立蜀郡,並且任命李冰父子為蜀郡太守,他們兩代人在蜀地花費了數十年時間,修築了防洪灌溉作用極其巨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直到今天依然在使用當中。正是由於都江堰的成功修築,讓原本時不時就發生洪水的岷江,徹底被人們馴服,於是蜀地「沃野千里,水旱從人」。
蜀地四周皆有高山峻岭為屏障,在地形方面易守難攻,而內部又有著極為廣闊的盆地與平原,氣候與土壤都極其宜居,所以人們在其中漸漸發展壯大,蜀地本身漸漸變得極其富饒,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在秦朝以後,創建西漢的漢高祖劉邦便是佔據了蜀地,漸漸積蓄起實力,最終成功反超項羽一統天下;漢朝末年的劉邦想要興復漢室,首先就是佔據了蜀地,並且因此而成功在當時的亂世中,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後來每逢亂世,幾乎都有人佔據巴蜀稱王,而唐玄宗避安史之亂時也是跑到了四川,可見蜀地在戰略意義上確實是極為重要。
等到宋朝的時候,曾經蒙古鐵騎橫掃亞歐大陸,卻在四川被阻隔半個世紀;明朝末年,在北京城已經淪陷的情況下,四川照樣堅持了近半個世紀;哪怕是到近代,日軍無論怎麼打,動用各種飛機大炮數十萬兵力,四川仍然能夠做到巋然不動,而四川更是出動了350多萬的子弟出川抗戰,以至於有「無川不成軍」之說。
當時的湖南與四川並列為悍勇忠義之地,湖南人楊度在文章中寫道:「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但其實四川與之相比也是不遑多讓,甚至猶有勝之。
中國地理位置最重要的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它在國家就不會亡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李白的《蜀道難》天下皆知,也讓天下人都知道了蜀地確實是極其艱險難走,同時它的另外一個名號「天府之國」,也讓人們都知道蜀地極其富饒,正是由於這兩個特點共同存在,所以蜀地自古便為兵家必爭之地。
蜀地也就是如今的四川省,由於它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所以很多年前當地人們就有「只要有它在,國家就不會亡」的說法,甚至還直接將其說成是中國地理位置最重要的省,而且這並不是簡單的信口開河,四川省在歷史上所體現出來的巨大作用,也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四川的發展歷史極其悠久,李白在《蜀道難》中所提到的蠶叢及魚鳧,便是蜀山氏人們在這片土地上所建立的古蜀國國王,在商朝末年的時候,古蜀國的國王便參與了周武王討伐商紂的盟誓,在當時是一個國力極其強大的國家。
進入戰國時期以後,秦國對於古蜀國虎視眈眈,然而由於地理位置極為險要,所以古蜀國國君對於戰事並沒有太多擔憂,只是下令在險要的道路上派遣重病把守,自認為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然而在公元前316年,秦王派遣司馬錯成功滅掉了古蜀國。
隨後秦國在蜀地設立蜀郡,並且任命李冰父子為蜀郡太守,他們兩代人在蜀地花費了數十年時間,修築了防洪灌溉作用極其巨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直到今天依然在使用當中。正是由於都江堰的成功修築,讓原本時不時就發生洪水的岷江,徹底被人們馴服,於是蜀地「沃野千里,水旱從人」。
蜀地四周皆有高山峻岭為屏障,在地形方面易守難攻,而內部又有著極為廣闊的盆地與平原,氣候與土壤都極其宜居,所以人們在其中漸漸發展壯大,蜀地本身漸漸變得極其富饒,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在秦朝以後,創建西漢的漢高祖劉邦便是佔據了蜀地,漸漸積蓄起實力,最終成功反超項羽一統天下;漢朝末年的劉邦想要興復漢室,首先就是佔據了蜀地,並且因此而成功在當時的亂世中,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後來每逢亂世,幾乎都有人佔據巴蜀稱王,而唐玄宗避安史之亂時也是跑到了四川,可見蜀地在戰略意義上確實是極為重要。
等到宋朝的時候,曾經蒙古鐵騎橫掃亞歐大陸,卻在四川被阻隔半個世紀;明朝末年,在北京城已經淪陷的情況下,四川照樣堅持了近半個世紀;哪怕是到近代,日軍無論怎麼打,動用各種飛機大炮數十萬兵力,四川仍然能夠做到巋然不動,而四川更是出動了350多萬的子弟出川抗戰,以至於有「無川不成軍」之說。
當時的湖南與四川並列為悍勇忠義之地,湖南人楊度在文章中寫道:「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但其實四川與之相比也是不遑多讓,甚至猶有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