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的父母發現我們的孩子經常會遇到一點點小事情就崩潰,沒有所謂的理智去看待問題,經不起他人的批評,也受不起別人的嘲笑。在現在的流行語上來說,就是我們的孩子太過於"玻璃心"了。這樣的孩子想真正的成長,還需要受點"氣"才能真正的成長長大。關於玻璃心。在介紹玻璃心的表現時或者造成孩子"玻璃心"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在此之前先讓我們來熟悉一下這個網路流行用語,上什麼是玻璃心?
(1) 什麼是玻璃心?
在我們的流行語中,我們所指的"玻璃心"意指自己的心像玻璃一樣易碎,用來形容敏感脆弱的心理狀態,經不起批評指責或者嘲諷,別人不經意的玩笑話,或打趣都能使她受到傷害。傾向於從外部獲得安全感歸屬感,格外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玻璃心,簡明的說就是孩子接受不了對他不好的評價,只會接受對自己好的評價,對於不好的評價則會做出應激的反應。
(2) 孩子玻璃心的表現
小寧今年5歲,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一個很玻璃心的人,曾經有一次她在她姑姑面前說,自己的跳舞和唱歌是最厲害的,其姑姑就跟他反著來,不相信她,說要不你跳給我看,或者唱歌給我聽我就信。小寧一聽,便開始哭泣,說"姑姑不乖"其姑姑也很是尷尬。
小寧就是典型的玻璃心,接受不了其他人對自己的打趣或者是不贊同,總覺得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甚至來說是有點過於傲嬌,自負了。當然這也跟她的教育有關,才會造成孩子如此的玻璃心。
小明今年4歲也是一個很典型的玻璃心的人,在家庭中,只有他一個小孩子,所以所有的親戚都寵愛他,以至於他覺得什麼事情都是他對他有理。在一次偶然的過程中,孩子跟其小叔叔出去,在這個過程中,他動手打了另一個小朋友,其叔叔要他道歉,他總是j覺得自己打人是沒有錯的,於是不僅僅不道歉,還跟其小叔叔冷戰。
回到家中,小叔叔跟小明的爸爸媽媽說了這件事情,結果小明一聽就要開始哭鬧,還一直在說"小叔叔不乖,是小叔叔做錯,他打人是對的",這樣的孩子一直不肯接收他人的批評,一說到不好的就 灰開始哭鬧,也是很典型的"玻璃心"孩子的表現。
(3) 造成孩子玻璃心的原因
其實孩子會有"玻璃心",有很大的部分還是因為我們的家長的教育出現了偏差。
父母以及親戚朋友的過分溺愛
在我們的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會有這樣的父母出現,就是對於我們的孩子總是無節制的寵愛,從來不打罵孩子。孩子做錯了。也覺得是孩子應該原諒,不願意說教孩子,一直覺得等到孩子長大了就明白了。所以這樣子的父母就是在小的時候就對孩子寵愛過度,對於孩子的教育永遠都是覺得孩子是對的,是好的。
這樣子的教育會造成孩子覺得自己是最好的,自己都是對的,會造成孩子的目中無人,不能被其他人有一丁點的說教情況出現。
孩子沒有受過"氣"
有的孩子一出生就被父母保護得特別的好,不讓孩子受一點點傷,也不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一點點氣,總覺得是要給孩子最好的,給孩子最安全的環境,但卻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會造成孩子的心靈過於脆弱。
有的孩子在成長到20歲的時候,已經看過身邊的親戚朋友的生老病死,但是有的孩子因為父母對其的保護,長大到20歲,都不知道其實身邊生老病死的人原來這麼多。在這樣的孩子的眼中,總是覺得世界是美好的,是無痛無害的。
因為父母多其的過度保護,才會造成孩子的在之後遇到事情就要崩潰,無法冷靜理智的對待事情的發生。
既然我們到自己,孩子一遇到事情就崩潰是因為孩子過於玻璃心,那麼我們作為父母又要在嗎做,才能讓孩子避免這一現象呢?
給孩子受點"氣"毛主席曾說"實踐出真知",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也是如此,我們不能讓孩子在溫室下長大,而是要讓我們的孩子在困難中前行,在受氣中不斷的進取,鍛煉自己。
要適當地批評孩子
對於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的父母一定要知道,我們要適當的批評我們的孩子,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有做錯或者是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們的父母不要怕孩子以後會怨恨我們的對他的批評,而是要讓孩子正視到自己的錯誤,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與不足,然後加以改正。
小侄女是很典型的玻璃心,原因就是她一做錯,爺爺奶奶批評她她就哭,而且是那種會躺在地上哭泣的人,爺爺奶奶看不下去孩子這樣的哭鬧,也怕孩子在她的爸爸媽媽面前亂說話,所以對於孩子的犯錯,爺爺奶奶總是置之不理,對於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也永遠只有表揚而沒有批評。也正是因為如此,孩子才會變得更加的脆弱,接受不了他人的批評。
適當地讓孩子接受一些不好的事情
很多家長都怕孩子的承受能力太弱,所以對於很多事情都不會告訴孩子。曾經有一個朋友說,她知道她的爺爺去世居然還是從外人的口中得知的。朋友說,那一年她10歲,起床要去上課的時候,父母也起來了,就很好奇的問爸爸媽媽怎麼這麼早起,其爸爸媽媽只是告訴她說有事要外出,並沒有告訴她是她的爺爺過世了,要去料理後事。
後來朋友是在放學路上遇到了其他親戚的詢問,問"你怎麼還去上學了?你爺爺今天入土,你不知道嗎?"是這個時候,朋友才知道的,哭得更加的傷心。
所以,想要讓我們的孩子不那麼的玻璃心,我們的父母就要讓我們的孩子適當的知道一些不好的事情,不要總是讓我們的孩子覺得世間是美好的,沒有什麼不好的事情,這樣只會讓孩子知道不好的事情之後,崩潰得更加的厲害。
所以,適當的讓孩子接受不好的事情,其實也是在讓孩子適當的受氣。
適當地打擊孩子
孩子是很容易驕傲自負的,要想讓孩子受氣,就要不定時的打擊孩子,不要讓孩子過於驕傲自大,讓我們的孩子知道,其實自己不是完美的,是人外有人的,天外有天的,比自己做的好的人是很多的,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不足之處,要學會學習他人的長處,要知道他人總有我們可借鑒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所以適當的打擊孩子,也是讓孩子受氣,不那麼"玻璃心"的一種方法。
我是小棉襖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遇到一點事就崩潰,太過「玻璃心」?是時候讓孩子受點「氣」了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的父母發現我們的孩子經常會遇到一點點小事情就崩潰,沒有所謂的理智去看待問題,經不起他人的批評,也受不起別人的嘲笑。在現在的流行語上來說,就是我們的孩子太過於"玻璃心"了。這樣的孩子想真正的成長,還需要受點"氣"才能真正的成長長大。
關於玻璃心。
在介紹玻璃心的表現時或者造成孩子"玻璃心"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在此之前先讓我們來熟悉一下這個網路流行用語,上什麼是玻璃心?
(1) 什麼是玻璃心?
在我們的流行語中,我們所指的"玻璃心"意指自己的心像玻璃一樣易碎,用來形容敏感脆弱的心理狀態,經不起批評指責或者嘲諷,別人不經意的玩笑話,或打趣都能使她受到傷害。傾向於從外部獲得安全感歸屬感,格外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玻璃心,簡明的說就是孩子接受不了對他不好的評價,只會接受對自己好的評價,對於不好的評價則會做出應激的反應。
(2) 孩子玻璃心的表現
小寧今年5歲,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一個很玻璃心的人,曾經有一次她在她姑姑面前說,自己的跳舞和唱歌是最厲害的,其姑姑就跟他反著來,不相信她,說要不你跳給我看,或者唱歌給我聽我就信。小寧一聽,便開始哭泣,說"姑姑不乖"其姑姑也很是尷尬。
小寧就是典型的玻璃心,接受不了其他人對自己的打趣或者是不贊同,總覺得自己是最好的,最棒的。甚至來說是有點過於傲嬌,自負了。當然這也跟她的教育有關,才會造成孩子如此的玻璃心。
小明今年4歲也是一個很典型的玻璃心的人,在家庭中,只有他一個小孩子,所以所有的親戚都寵愛他,以至於他覺得什麼事情都是他對他有理。在一次偶然的過程中,孩子跟其小叔叔出去,在這個過程中,他動手打了另一個小朋友,其叔叔要他道歉,他總是j覺得自己打人是沒有錯的,於是不僅僅不道歉,還跟其小叔叔冷戰。
回到家中,小叔叔跟小明的爸爸媽媽說了這件事情,結果小明一聽就要開始哭鬧,還一直在說"小叔叔不乖,是小叔叔做錯,他打人是對的",這樣的孩子一直不肯接收他人的批評,一說到不好的就 灰開始哭鬧,也是很典型的"玻璃心"孩子的表現。
(3) 造成孩子玻璃心的原因
其實孩子會有"玻璃心",有很大的部分還是因為我們的家長的教育出現了偏差。
父母以及親戚朋友的過分溺愛
在我們的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會有這樣的父母出現,就是對於我們的孩子總是無節制的寵愛,從來不打罵孩子。孩子做錯了。也覺得是孩子應該原諒,不願意說教孩子,一直覺得等到孩子長大了就明白了。所以這樣子的父母就是在小的時候就對孩子寵愛過度,對於孩子的教育永遠都是覺得孩子是對的,是好的。
這樣子的教育會造成孩子覺得自己是最好的,自己都是對的,會造成孩子的目中無人,不能被其他人有一丁點的說教情況出現。
孩子沒有受過"氣"
有的孩子一出生就被父母保護得特別的好,不讓孩子受一點點傷,也不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一點點氣,總覺得是要給孩子最好的,給孩子最安全的環境,但卻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會造成孩子的心靈過於脆弱。
有的孩子在成長到20歲的時候,已經看過身邊的親戚朋友的生老病死,但是有的孩子因為父母對其的保護,長大到20歲,都不知道其實身邊生老病死的人原來這麼多。在這樣的孩子的眼中,總是覺得世界是美好的,是無痛無害的。
因為父母多其的過度保護,才會造成孩子的在之後遇到事情就要崩潰,無法冷靜理智的對待事情的發生。
既然我們到自己,孩子一遇到事情就崩潰是因為孩子過於玻璃心,那麼我們作為父母又要在嗎做,才能讓孩子避免這一現象呢?
給孩子受點"氣"
毛主席曾說"實踐出真知",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也是如此,我們不能讓孩子在溫室下長大,而是要讓我們的孩子在困難中前行,在受氣中不斷的進取,鍛煉自己。
要適當地批評孩子
對於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的父母一定要知道,我們要適當的批評我們的孩子,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有做錯或者是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們的父母不要怕孩子以後會怨恨我們的對他的批評,而是要讓孩子正視到自己的錯誤,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與不足,然後加以改正。
小侄女是很典型的玻璃心,原因就是她一做錯,爺爺奶奶批評她她就哭,而且是那種會躺在地上哭泣的人,爺爺奶奶看不下去孩子這樣的哭鬧,也怕孩子在她的爸爸媽媽面前亂說話,所以對於孩子的犯錯,爺爺奶奶總是置之不理,對於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也永遠只有表揚而沒有批評。也正是因為如此,孩子才會變得更加的脆弱,接受不了他人的批評。
適當地讓孩子接受一些不好的事情
很多家長都怕孩子的承受能力太弱,所以對於很多事情都不會告訴孩子。曾經有一個朋友說,她知道她的爺爺去世居然還是從外人的口中得知的。朋友說,那一年她10歲,起床要去上課的時候,父母也起來了,就很好奇的問爸爸媽媽怎麼這麼早起,其爸爸媽媽只是告訴她說有事要外出,並沒有告訴她是她的爺爺過世了,要去料理後事。
後來朋友是在放學路上遇到了其他親戚的詢問,問"你怎麼還去上學了?你爺爺今天入土,你不知道嗎?"是這個時候,朋友才知道的,哭得更加的傷心。
所以,想要讓我們的孩子不那麼的玻璃心,我們的父母就要讓我們的孩子適當的知道一些不好的事情,不要總是讓我們的孩子覺得世間是美好的,沒有什麼不好的事情,這樣只會讓孩子知道不好的事情之後,崩潰得更加的厲害。
所以,適當的讓孩子接受不好的事情,其實也是在讓孩子適當的受氣。
適當地打擊孩子
孩子是很容易驕傲自負的,要想讓孩子受氣,就要不定時的打擊孩子,不要讓孩子過於驕傲自大,讓我們的孩子知道,其實自己不是完美的,是人外有人的,天外有天的,比自己做的好的人是很多的,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不足之處,要學會學習他人的長處,要知道他人總有我們可借鑒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所以適當的打擊孩子,也是讓孩子受氣,不那麼"玻璃心"的一種方法。
我是小棉襖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