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皇帝劉懿病卒
世事無常。計劃趕不上變化。
劉懿一天天病重,這是一個危險的時刻。閻顯警惕的目光掃視著宮廷中的每一張臉。與此同時,一個叫孫程的宦官則暗暗躲在角落裡看著閻顯。這幾天,孫程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劉懿死後,誰來坐天下?他的答案是:這天下本來就是太子劉保的。那麼,誰來擁立太子劉保呢?他的答案是:孫程。孫程找到前東宮宦官王康和王國,召他們入伙共謀富貴。王康和王國對視了一眼,又看了看孫程:這是在玩命啊!出來混,本來就是在玩命!孫程的目光中沒有絲毫猶豫,怎麼樣,干不幹?為了那朝思暮想的榮華富貴,王康和王國最後咬了咬牙:干!此刻,在宮廷的另一頭,大長秋江京正在對閻顯說:「我看這劉懿是完了,誰來繼位要及早定奪,不然恐怕夜長夢多。」滿心希望劉懿康復的閻顯終於死了心。他說:對!
十月二十七日,小皇帝劉懿病卒,帝國出現了權力真空。閻顯稟明太后,秘不發喪,一邊緊急徵召諸王之子,一邊關閉宮門,駐紮軍隊,在皇宮中實施全面戒嚴。
十一月初二,孫程、王康、王國等十九名宦官展開行動,先是在劉保寢宮崇德殿會合,斷衣起誓,隨後潛入章台門,殺死江京,劫持李閏。宮中守衛看見李閏領著一隊宦官招搖而過,遂不以為意,一路放行。最後,孫程等人迎出劉保車輦,突然駕臨南宮,即刻宣布即皇帝位。孫程一邊守住宮門,一邊召集公卿百官入宮朝見天子。緊接著,新皇帝頒布了他的第一道詔書,命令禁軍鎮守南宮和北宮。
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了。閻顯沒想到,一直躲在暗處的敵人出手這麼快。
閻景被捕,當晚死於獄中。
十一月初五,孫程等人以新君劉保的名義收繳了皇帝璽綬,並下令逮捕閻顯、閻耀和閻晏,在獄中將三人誅殺,家眷全部流放邊地,同時遷廢太后於離宮。
初六,朝廷解除了戒嚴令,命軍隊各回駐地。初九,孫程、王康、王國等十九名宦官全部封侯:孫程得食邑一萬,王康、王國各九千,最少的也有一千戶。這群玩命的宦官提著腦袋上賭桌,不僅打倒了強悍的外戚,還幫年幼的太子贏得了天下,自己也贏了個缽滿盆滿,真是一場豪賭。戰爭
二、小皇帝劉保,劉炳卒
劉保登基時,年僅十一歲,是為漢順帝。順帝即位的第七年,立梁氏為皇后,任命其父梁商為執金吾。次年,又拜梁商為大將軍,任其子梁冀為河南尹。
又一個外戚集團即將橫空出世。
這一年,劉保十八歲。我們知道,東漢天子皆不永年,劉保也不例外。日子在貌似平靜中又過了九年。老成持重的梁商病卒,梁冀繼任大將軍。宿命的繩索又套在了這個年輕皇帝的頭上。
三年後,剛過而立之年的順帝劉保崩殂。冥冥中似乎有一種詭異的力量,要再次把東漢帝國推入一場新的輪迴……
太子劉炳繼位,是為漢沖帝。沖帝年僅兩歲,於是便由梁太后臨朝,大將軍梁冀輔政。
東漢中晚葉的歷史就是這麼了無新意,它就跟乏味單調的韓劇一樣,故事情節千篇一律,只是演員的面目和姓氏換來換去而已。剛學會走路的劉炳興許也覺得這樣的劇本太乏味,所以才演了五個月就告別人間,不玩了。
沖帝劉炳死後,太尉李固也認為這種爛片不能再拍了,要出精品戲的唯一辦法,就是不能再讓小孩子領銜主演,而應該邀請年富力強的大腕來擔綱。 於是,在太后與梁冀的一手策划下,又一個童星閃亮登場——渤海王劉鴻之子、年方八歲的劉纘即位,是為漢質帝。風雲帝國
三、小皇帝劉纘卒
劉纘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小皇帝,入宮沒多久,就發現自己戲份太少。有一天在早朝上,小皇帝眨巴著大眼睛注視了梁冀好一會兒,說:「此乃跋扈將軍也!」
聰明的小童星居然背錯了台詞,這是不可饒恕的。大將軍梁冀注視了皇帝好一會兒,嘴角閃過一絲獰笑。
幾天之後,小皇帝吃了一塊普普通通的糕餅,突然感到胸悶腹痛,命人速召太尉李固。李固急忙入宮,詢問皇帝病因。小皇帝抬起失神的眼睛,有氣無力地說:「吃了一塊餅,感覺氣悶,多喝些水,興許還能活命。」
梁冀站在一邊冷冷地說:「恐怕待會兒就吐了,現在不能喝水。」話音未落,劉纘那雙聰明的大眼睛就永遠閉上了。李固撲在小皇帝身上失聲痛哭。
九歲的質帝劉纘又駕崩了,三年死了三個皇帝。
太尉李固站在六月明媚的陽光下,卻只看見了黑暗和冰霜。
面對氣若遊絲的大漢國祚,悲憤的李固與司徒胡廣、司空趙戒聯名上書梁冀,強烈建議說,在「頻年之間,國祚三絕」的非常時期,再次立嗣應「詳擇其人……廣求眾議,令上應天心,下合眾望」。他說此事至憂至重,應該深思熟慮,「悠悠萬事,以此為大;國之興衰,在此一舉!」
梁冀迫於壓力,召集百官廷議。李固、胡廣、趙戒及大鴻臚杜喬等人力薦清河王劉蒜。而太后、梁冀與宦官曹騰等人則傾心於蠡吾侯劉志。雙方相持不下,會議沒有取得任何結果。
第二天,梁冀拿出了他一貫的霸氣,言辭激切,態度堅決。胡廣、趙戒及百官全部妥協,說:「唯大將軍之命是從!」只有李固和杜喬仍然堅持原議。梁冀意味深長地看了他們一眼,厲聲道:「散會!」
第三天,李固再度上書。
第四天,太后的一紙詔書送抵李固眼前:他被撤職了。
第五天,司徒胡廣升任太尉,司空趙戒升任司徒。
第七天,大將軍梁冀恭迎蠡吾侯劉志進入南宮,登基為帝。
漢桓帝劉志即位時,年十五歲。
桓帝劉志病卒,時年三十六歲。皇帝無嗣。皇后竇氏被尊為太后,其父竇武為大將軍,共同迎立桓帝的侄子劉宏為帝,是為漢靈帝。這一年,劉宏年僅十二歲。漢代騎士
四、作者總結:
又是一個幼主登基。又是一個太后臨朝。又是一個外戚當政。
這就是東漢中晚葉的歷史。它總是這樣繞來繞去,走不出惡性循環。說好聽一點,叫它輪迴;說難聽一點,就是鬼打牆。總的來說就是沒有一個權利組織來真正保證王權的可續性,權利無法有效的配置下去。
太后當政,幼帝長大要權,外戚永遠都是強大,每次都需要宦官出手,這就是為什麼三國前期十常侍異常強大,可以禍亂漢朝;這也是董卓平叛後會斬殺皇帝,立幼帝的內在邏輯;它也是為什麼董卓死後,天下不去迎接劉協,而僅僅是當個工具玩弄的真正原因,天子無用,早就深入人心,而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才真正深的人心。三國時期爆發的所有戰爭,都是人民群眾對王權的絕望。
如果您感興趣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從我的發文,從頭看一遍,了解這其中的內在邏輯,明白了這些內在邏輯有什麼用呢?你再去看三國演義,你就會發現有許多地方根本就講不通,你一直相信的東西,也只是你一廂情願罷了。
如果喜歡可以關注我,歡迎評論,我是如來在哪裡,下期我將繼續帶領大家了解歷史奧義。
三年死了三個皇帝 鬼打牆:一個惡性政治的範例
一、小皇帝劉懿病卒
世事無常。計劃趕不上變化。
劉懿一天天病重,這是一個危險的時刻。閻顯警惕的目光掃視著宮廷中的每一張臉。與此同時,一個叫孫程的宦官則暗暗躲在角落裡看著閻顯。這幾天,孫程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劉懿死後,誰來坐天下?他的答案是:這天下本來就是太子劉保的。那麼,誰來擁立太子劉保呢?他的答案是:孫程。孫程找到前東宮宦官王康和王國,召他們入伙共謀富貴。王康和王國對視了一眼,又看了看孫程:這是在玩命啊!出來混,本來就是在玩命!孫程的目光中沒有絲毫猶豫,怎麼樣,干不幹?為了那朝思暮想的榮華富貴,王康和王國最後咬了咬牙:干!此刻,在宮廷的另一頭,大長秋江京正在對閻顯說:「我看這劉懿是完了,誰來繼位要及早定奪,不然恐怕夜長夢多。」滿心希望劉懿康復的閻顯終於死了心。他說:對!
十月二十七日,小皇帝劉懿病卒,帝國出現了權力真空。閻顯稟明太后,秘不發喪,一邊緊急徵召諸王之子,一邊關閉宮門,駐紮軍隊,在皇宮中實施全面戒嚴。
十一月初二,孫程、王康、王國等十九名宦官展開行動,先是在劉保寢宮崇德殿會合,斷衣起誓,隨後潛入章台門,殺死江京,劫持李閏。宮中守衛看見李閏領著一隊宦官招搖而過,遂不以為意,一路放行。最後,孫程等人迎出劉保車輦,突然駕臨南宮,即刻宣布即皇帝位。孫程一邊守住宮門,一邊召集公卿百官入宮朝見天子。緊接著,新皇帝頒布了他的第一道詔書,命令禁軍鎮守南宮和北宮。
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了。閻顯沒想到,一直躲在暗處的敵人出手這麼快。
閻景被捕,當晚死於獄中。
十一月初五,孫程等人以新君劉保的名義收繳了皇帝璽綬,並下令逮捕閻顯、閻耀和閻晏,在獄中將三人誅殺,家眷全部流放邊地,同時遷廢太后於離宮。
初六,朝廷解除了戒嚴令,命軍隊各回駐地。初九,孫程、王康、王國等十九名宦官全部封侯:孫程得食邑一萬,王康、王國各九千,最少的也有一千戶。這群玩命的宦官提著腦袋上賭桌,不僅打倒了強悍的外戚,還幫年幼的太子贏得了天下,自己也贏了個缽滿盆滿,真是一場豪賭。
戰爭
二、小皇帝劉保,劉炳卒
劉保登基時,年僅十一歲,是為漢順帝。順帝即位的第七年,立梁氏為皇后,任命其父梁商為執金吾。次年,又拜梁商為大將軍,任其子梁冀為河南尹。
又一個外戚集團即將橫空出世。
這一年,劉保十八歲。我們知道,東漢天子皆不永年,劉保也不例外。日子在貌似平靜中又過了九年。老成持重的梁商病卒,梁冀繼任大將軍。宿命的繩索又套在了這個年輕皇帝的頭上。
三年後,剛過而立之年的順帝劉保崩殂。冥冥中似乎有一種詭異的力量,要再次把東漢帝國推入一場新的輪迴……
太子劉炳繼位,是為漢沖帝。沖帝年僅兩歲,於是便由梁太后臨朝,大將軍梁冀輔政。
東漢中晚葉的歷史就是這麼了無新意,它就跟乏味單調的韓劇一樣,故事情節千篇一律,只是演員的面目和姓氏換來換去而已。剛學會走路的劉炳興許也覺得這樣的劇本太乏味,所以才演了五個月就告別人間,不玩了。
沖帝劉炳死後,太尉李固也認為這種爛片不能再拍了,要出精品戲的唯一辦法,就是不能再讓小孩子領銜主演,而應該邀請年富力強的大腕來擔綱。 於是,在太后與梁冀的一手策划下,又一個童星閃亮登場——渤海王劉鴻之子、年方八歲的劉纘即位,是為漢質帝。
風雲帝國
三、小皇帝劉纘卒
劉纘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小皇帝,入宮沒多久,就發現自己戲份太少。有一天在早朝上,小皇帝眨巴著大眼睛注視了梁冀好一會兒,說:「此乃跋扈將軍也!」
聰明的小童星居然背錯了台詞,這是不可饒恕的。大將軍梁冀注視了皇帝好一會兒,嘴角閃過一絲獰笑。
幾天之後,小皇帝吃了一塊普普通通的糕餅,突然感到胸悶腹痛,命人速召太尉李固。李固急忙入宮,詢問皇帝病因。小皇帝抬起失神的眼睛,有氣無力地說:「吃了一塊餅,感覺氣悶,多喝些水,興許還能活命。」
梁冀站在一邊冷冷地說:「恐怕待會兒就吐了,現在不能喝水。」話音未落,劉纘那雙聰明的大眼睛就永遠閉上了。李固撲在小皇帝身上失聲痛哭。
九歲的質帝劉纘又駕崩了,三年死了三個皇帝。
太尉李固站在六月明媚的陽光下,卻只看見了黑暗和冰霜。
面對氣若遊絲的大漢國祚,悲憤的李固與司徒胡廣、司空趙戒聯名上書梁冀,強烈建議說,在「頻年之間,國祚三絕」的非常時期,再次立嗣應「詳擇其人……廣求眾議,令上應天心,下合眾望」。他說此事至憂至重,應該深思熟慮,「悠悠萬事,以此為大;國之興衰,在此一舉!」
梁冀迫於壓力,召集百官廷議。李固、胡廣、趙戒及大鴻臚杜喬等人力薦清河王劉蒜。而太后、梁冀與宦官曹騰等人則傾心於蠡吾侯劉志。雙方相持不下,會議沒有取得任何結果。
第二天,梁冀拿出了他一貫的霸氣,言辭激切,態度堅決。胡廣、趙戒及百官全部妥協,說:「唯大將軍之命是從!」只有李固和杜喬仍然堅持原議。梁冀意味深長地看了他們一眼,厲聲道:「散會!」
第三天,李固再度上書。
第四天,太后的一紙詔書送抵李固眼前:他被撤職了。
第五天,司徒胡廣升任太尉,司空趙戒升任司徒。
第七天,大將軍梁冀恭迎蠡吾侯劉志進入南宮,登基為帝。
漢桓帝劉志即位時,年十五歲。
桓帝劉志病卒,時年三十六歲。皇帝無嗣。皇后竇氏被尊為太后,其父竇武為大將軍,共同迎立桓帝的侄子劉宏為帝,是為漢靈帝。這一年,劉宏年僅十二歲。
漢代騎士
四、作者總結:
又是一個幼主登基。又是一個太后臨朝。又是一個外戚當政。
這就是東漢中晚葉的歷史。它總是這樣繞來繞去,走不出惡性循環。說好聽一點,叫它輪迴;說難聽一點,就是鬼打牆。總的來說就是沒有一個權利組織來真正保證王權的可續性,權利無法有效的配置下去。
太后當政,幼帝長大要權,外戚永遠都是強大,每次都需要宦官出手,這就是為什麼三國前期十常侍異常強大,可以禍亂漢朝;這也是董卓平叛後會斬殺皇帝,立幼帝的內在邏輯;它也是為什麼董卓死後,天下不去迎接劉協,而僅僅是當個工具玩弄的真正原因,天子無用,早就深入人心,而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才真正深的人心。三國時期爆發的所有戰爭,都是人民群眾對王權的絕望。
如果您感興趣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從我的發文,從頭看一遍,了解這其中的內在邏輯,明白了這些內在邏輯有什麼用呢?你再去看三國演義,你就會發現有許多地方根本就講不通,你一直相信的東西,也只是你一廂情願罷了。
如果喜歡可以關注我,歡迎評論,我是如來在哪裡,下期我將繼續帶領大家了解歷史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