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隨之戰是楚國從邊遠小國向春秋大國邁進的重要一步,通過對於「漢陽諸姬」首領–隨國的打擊,楚國終於將商周兩代最大的產銅之所–銅綠山據為己有,並獲取了高超的青銅鍛造工藝。這是楚國雄起的最重要一步,而脫胎換骨的楚國此後成為了中原諸侯眼中最大的挑戰者。
然而,隨國卻不是什麼軟柿子,戰爭的過程也是異常的驚心動魄。
按照慣例,先介紹一下時代背景。世道變了:楚國的機遇史記在介紹熊通的動作之前,先羅列一堆廣為人知的大事件。
武王十七年,晉之曲沃庄伯弒主國晉孝侯。十九年,鄭伯弟段作亂。二十一年,鄭侵天子之田。二十三年,衛弒其君桓公。二十九年,魯弒其君隱公。三十一年,宋太宰華督弒其君殤公。–《史記.楚世家》
一時間,曾奉《周禮》為行為圭臬的中原君子們彷彿突然撕下了偽善的面孔,在人性之惡展露無疑的同時,也深刻地反映了世道的變遷。在周天子威信掃地,天下格局大有「周失其鹿」的感官,也許在太史公看來,有個外人來教訓一下他們也不錯。
▲宋國南宮長萬弒君事件
而殺侄自立的熊通則陷入了類似於唐太宗和隋煬帝殺兄逼父後的處境,對於建功立業有著迫切的需求。恰逢彼時周天子政令不出洛陽城,曾經渾然一體的諸侯國門也瞬間成為一盤散沙,楚國的機會終於來了。
熊通首先消滅了權國並將其設置為縣,這是兩代先君都未能達成的目標。縣同懸字,意思就是掌握在國家政權手中而非過往的貴族自留地,這是中國行政史上的劃時代事件。
▲楚國的進擊之路
彼時的楚國實力自保有餘,但在中原諸侯眼中依舊是那個不足掛齒的小蠻夷,問鼎中原更是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
小小權國顯然滿足不了熊通的胃口,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漢陽諸姬」首領–隨國,因為那裡有楚國最為需要的東西。懷璧其罪:是土豪卻不是朋友隨國是一個後人知之甚少的東周小國,但說起隨國的先祖大家都認識,《封神榜》里功勞僅次於姜太公和黃飛虎的西岐大將軍南宮适(神仙除外)。
▲這是中國青銅史上的兩件肇極之作,冰鑒以科技手段尚且無法復原的複雜工藝號稱史上最佳,而編鐘則除了難以置信的音色之外,還有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記錄–重10噸!
兩件青銅器說明他們既有數量又有技術,是一個不可不扣的土豪,一如今天的沙特。當北方的兄弟們還在為手中的一點點存貨究竟是製造禮器祭祀還是打造兵器時,隨國人對此毫無概念。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左傳 · 成公十三年》
銅資源到底有多重要呢?至少在先秦公認的兩件大事上是不可或缺的,怠慢祖先不合適,拿著石頭木棍上戰場更是不可想像,在沒有鐵器的年代,銅就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
▲銅綠山古礦坑遺址
不巧的是,當年最大的銅礦銅綠山就在隨國的控制範圍之內,他們自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除了上繳王室的,剩下就是自己的,加之傳承自殷商的工藝,想不發達都難。
楚國自然會盯上這裡,但隨國也不是那麼好惹的,「漢陽諸姬」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就是西周為了保護銅資源北上安全而分封–還是自家人靠的住,同時他們也互為犄角,負責監視並阻斷荊楚和淮夷、于越結盟,為安定南方起了重要作用。而隨國則是「諸姬」們的首領,漢東平原上說一不二的帶頭大哥。
▲「漢陽諸姬」重重保護下的銅綠山
且不說楚軍即將用血肉之軀對付隨軍武裝到牙齒的青銅方陣,對方的底蘊也遠在楚國之上。所謂加之盟友們的幫襯,楚國除了有著尚武的傳統和身經百戰的士卒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優勢。
打總歸是要打的,熊通動手時已經是在位的第三十五年,足見其重視和慎重。一打隨國:試探和反制《左傳》中說熊通尚未開打就邀請隨國前來談判合約,可見試探的意味很濃,他採納斗伯「羸師以張之」(示之以老弱病殘之軍)的計策成功忽悠了隨國好大喜功的使者少師,後者快馬加鞭地跑回家,一口水都來不及喝就到了隨侯跟前報告好消息:楚國人不行,不如趁此機會消滅他們,一勞永逸!
筆者總結了一下,每一個即將倒霉的國家都會有幾個明白人,而隨國的這位則特別聰明,他三言兩語拆穿了楚軍計策,甚至還給出了最佳的解決方案。
(季梁)對曰:「… …君姑修政而親兄弟之國,庶免於難。」隨侯懼而修政,楚不敢伐。–《左傳.桓公六年》
所謂「修政」,即對內整頓國家政治,而「親兄弟之國」則是對外與兄弟國家互相親善。這是一條可行性極高的方案,唯有一直聯合周邊的姬姓國家同仇敵愾,才是對付楚國的最佳辦法,沒必要冒險一戰。
季梁說服了隨侯,但這這一切都在熊通的預料之中,仗可以不打,讓隨侯和少師驕傲起來就行了。再辱於周:楚國求爵的一鼻子灰雙方都有些投鼠忌器,仗打不下去,那就乾脆坐在一起開了個會,順便簽了一個廢紙般的合約,權當是雙方共用的台階吧。
會上,熊通又提了一個請求:請隨侯到周天子那裡美言幾句,替楚國升級一下爵位。
▲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
事情沒問題,楚國當時遠不具備問鼎中原的實力,討個封也正常,問題出在報告上,《史記》記載熊通說「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這句話簡直是大逆不道,莫說中間還隔著好幾層諸侯國,楚國人真的是有誠意嗎?
倘若楚國言辭謙卑並備下一份厚禮的話,這事還有得商量,畢竟楚國爵位夠低,升個一兩級還情有可原,也說的過去。
所以這句比「問鼎」還囂張的話可能不是楚國君臣的原話,問題應該是出在隨侯和季梁身上,對於隨國而言,這個忙幫不幫和幫不當得上是兩個概念,楚國的野心早就昭然若揭,這次如果不陪他胡鬧,說不定這筆賬就算到我們頭上了,還是替他走一趟吧,說來隨國也好些年沒去過洛邑了。
此時的周天子正是著名的憤青–周桓王姬林,隨國的到來是給王室的驚喜,畢竟洛邑的門可羅雀已經持續很多年了,但當隨侯說明來意並轉述熊通的「原話」時,姬林如同火山一般不可遏制地爆發了。
去年(前705年)剛剛被鄭莊公在繻葛狠狠修理了一頓,肩上還中了一箭,這口氣還沒演下去,你個蠻夷居然找人上門討要爵位來了?
周桓王用所有能夠想到的辭彙痛罵了千里之外的熊通,並直截了當地拒絕了楚國的要求,全然不見腳下的隨侯毫無惶恐之態,反而在拼盡全力憋住笑場的衝動。
隨侯將這個壞消息告訴了楚子熊通,後者也憤怒了,在一頓隔空大罵之後給自己任命了一個總經理,心想反正沒人管得了,更不用王室發薪水。
公元前704年,楚君熊通自立為王,從此再無任何爵位上的要求。
跋山涉水跑到隨國卻無功而返,求個爵位又碰一鼻子灰,楚武王需要的是一個出氣筒。沈鹿之盟:雙方的面子都重要求爵的成敗對於楚國算不得損失,成了最多也就是個侯爵而已,遠不如與周天子平起平坐的王來的舒坦,但「王」的定義從來不是自說自話,還需要國際社會的承認,不如現在就開個會吧。
夏,楚子合諸侯於沈鹿。黃、隨不會。–《左傳.桓公八年》
按照「來了的記不得,沒來的都記得」的慣例,星羅棋布的十多個小國居然只有黃、隨兩個缺席,在楚國看來這絕非一般的會盟,不來的肯定不是朋友,更何況隨楚在兩年前剛剛簽訂了城下之盟,這也太不懂規矩了。
顯然隨國並不這麼認為,上次交鋒不過是一場嘴炮,隨侯還免費給楚子跑了一圈腿,簽下的怎麼著也是個平等條約,加之隨國一直以漢東老大自居,跑去當小弟未免太丟臉。
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既然想要面子,那就不可避免地要損失一些里子了。二打隨國:「曹劌論戰」的同理不同命使薳章讓黃。楚子伐隨,軍於漢、淮之間。–《左傳.桓公八年》
兩個沒來的諸侯,一個譴責兩句,一個派軍征討,可見楚軍的戰略目標早已內定。
到了這個份上仗肯定是要打的,於是季梁獻上了一條上策:先用假投降麻痹楚軍,再用楚軍的傲慢和拒絕來激勵士氣,方可一戰。
聽來頗有一番「曹劌論戰」中積攢怒氣的道理,主場作戰加以逸待勞,勝負的天平本可以向隨軍傾斜,而可惜的是,隨侯卻不是魯庄公。
此時少師在隨國的地位已經超過了季梁,他提出了「必速戰」的方案,並說服了隨侯。
但兩軍剛剛打照面,少師嘴裡就開始正呲呲地吸著涼氣:對面不是上次所見之老弱病殘,而是一支殺氣騰騰的威武之師!少師明白自己上當了,但好大喜功的他自然不會承認。並本著「你說的我都要反對」的抬杠精神,少師對於季梁提出先攻擊楚軍實力較弱右翼的打法予以堅決否定,提出一個極具春秋精神的計劃:
少師曰:「不當王,非敵也。」
兵對兵,將對將,王自然該對王,如果不與楚王正面作戰,那不是意味著我們還不如對面那個僭越稱王的楚子嗎?這是一種值得讚賞的公平競賽精神。然而,春秋的潛規則一直是對於蠻夷無需講道理的,這個他卻選擇性忘記了。
隨侯的表現一直頗為隨意,那就這樣吧。
戰於速杞,隨師敗績。隨侯逸,斗丹獲其戎車,與其戎右少師。
武器精良並裝備了戰車的隨軍很快輸掉了底褲,隨侯倒是跑得快,但擔任車右(陪乘人員)的少師連同隨侯座駕一起光榮地當了俘虜,從這一點分析,少師並非內奸,隨軍也應該比泓水邊上的宋襄公還要輸得慘。
此戰後,楚武王在斗丹的勸說下見好就收,接受了隨國的求和,究其原因,無外乎賢臣季梁還在,隨軍實力尚存且龜縮城內,楚軍贏的也並不輕鬆。但楚國的好處肯定沒少拿,除了割地之外,銅綠山的所有權應該也帶走了一部分,因為下次楚軍的出場之時,面貌已經煥然一新了。
此後歲月靜靜地流淌了十四年,意氣風發的楚武王也走向了衰老,但楚國進擊的腳步卻仍在繼續。隨國之殤:一口氣得罪了兩個王公元前690年,隨侯再次覲見周天子,不同之處在於這次是被叫過去訓話的。
五十一年,周召隨侯,數以立楚為王。–《史記.楚世家》
升職報告事件十多年過去了,周天子的處境越來越差:楚子變成楚王,王室自然是如鯁在喉,而源源不斷的青銅也好多年不曾見了,墓葬和祭祀用的青銅器一年比一年精緻(為了省料)。
▲洛陽金村出土的虎紋銅鏡
性格衝動桓王早已去世,繼位的庄王回顧往事後發現有點不對勁,當年給熊通一個爵位就好了,至少他還承認自己是王室的臣子,總強過現在的一地雞毛。
但這口黑鍋,父親桓王是不能背的,於是甩給了隨侯,賞無可賞,那就賞一頓罵吧。
隨侯臉皮厚,王室的責罵可以當做耳邊風,但他很快體會了一次里外不是人的感覺,前腳從洛邑灰溜溜的回來,後腳就聽聞憤怒的楚武王帶著大軍打上門了。
▲楚人的口頭禪
這一次《左傳》沒有記載季梁,想來早已去世。隨侯的智囊沒了,這是楚武王不顧年邁再次出征的重要原因。熊通之死:一段偉大的對話四年春,王三月,楚武王荊屍,授師孑焉,以伐隨–《左傳.庄公四年》
楚武王完成了戰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楚國並沒有荒廢武功,一種名為「荊屍」的嶄新陣法在楚軍當中得以推廣應用,同時戰車終於取代了步兵成為主力,新式的戈矛劍戟也得以裝備。
然而楚武王也老了,在位五十一年,無休的殺伐和鬥智令這位堅毅雄武的君王感到了光陰不再,在出征的前夕,他突然感覺到了先王們的召喚。
入告夫人鄧曼曰:「余心蕩。」鄧曼嘆曰:「王祿盡矣。盈而盪,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臨武事,將發大命,而盪王心焉。若師徒無虧,王薨於行,國之福也。」
楚武王的「心蕩」在今天看來就是心臟逐漸衰竭的表現,畢竟已經年過七旬了,這麼玩命下去真的合適嗎?出乎意料的是,王后鄧曼居然嘆了口氣說:我也感覺大王您天年將盡,但只要有利於楚國,軍隊沒有損失,那就是國家的福氣,您就放心地去吧。
在死亡面前,武王夫妻沒有恐懼和悲傷,也沒有著急安排後事,彷彿只是在迎接一個必然到來的歸宿,這份從容令人害怕而敬佩。
行軍路上楚武王病發,沒有續命的巫覡,也沒有天生異象、星宿墜地,他在一顆樠木之下安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春秋三小霸」也好,蠻夷也罷,此刻躺著的只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戰神,所謂老兵不死,他只是靜靜地走向凋零罷了。城下之盟:隨國終於服了遵照楚武王的遺囑,楚軍統帥斗祁和莫敖屈重嚴密封鎖消息,一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很快到達了隨國國都。
隨國人對楚軍的從天而降毫無防備,而更令他們奇怪的是,這次明顯不同於先前:依靠銅綠山的資源,他們甲胄鮮明、軍容齊整,這個可以理解,可是為何每個楚軍戰士的眼中都帶著擇人而噬的兇狠光芒呢?隨國人怕了,這是真正的未戰先怯,哪怕身後就是首都巍峨的城牆,他們卻沒有任何安全感。
隨國人這次是真的服了,乖乖地跟兩位楚大夫簽訂了合約,到底是拜洛邑的王還是丹陽的王,他們不再首鼠兩端,從此成為了楚國堅定的盟友和跟班。當然,當他們知道楚武王已薨的消息時,應該會慶幸自己做了英明的選擇:真動手的話,隨國當不復矣。
至此,楚武王用生命給三打隨國之戰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君王死於軍中,王后淡定送別,臣下繼承遺志,這樣的楚國,這樣的勝利,試問誰敢不服?
這場歷時十六年的戰爭,對於春秋格局的影響是巨大的。一飛衝天:楚國的壯大武王已去,楚國的進擊之路卻才剛剛開始。
壓服隨國的意義遠大於滅掉一堆小國,他們不是暫時的苟且,而是心悅誠服地認可了楚國的實力和執著,後來在孫武伐楚之戰中,他們堅定地保護了落難的楚昭王,得以延續楚國的祭祀。隨國的態度也意味著,江漢平原從此不再屬於周禮集團的控制範圍了。
全取銅綠山之後,楚國的軍事力量突飛猛進,遭殃的除了周邊小國之外,楚國兵鋒直指東面的楊越和徐夷,打通大別山,幾乎全取了淮河以北的土地,對中原諸侯形成了新月狀的包圍。
王室的一驚一乍將外強中乾的本來面目暴露無遺,到楚成王時期,王室索性「賜胙,曰:『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於是楚地千里。」,間接承認了楚國在南方的合法統治,得以換取片刻的安寧。
迫不得已的中原諸侯們選擇了抱團取暖,所謂霸主,無非借中原之力壓楚國一頭而已,後來雖屢次被晉國擊敗,卻雖敗猶榮。結語:武力和仁德之外,還有一種令人心折的氣質從周昭王時代憑藉部落之力三拒王師,到楚武王時代冒天下之大不韙去討要爵位和自立為王,再到庄王時「問鼎」的壯舉,楚人的「不服周」和「霸得蠻」從來不是說說而已,他們從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和實力,在問鼎中原的努力中也衝擊並融合著禮樂制度下的中原文明,最終形成了古華夏族勇武剛健的民族特質。
後來楚懷王被秦國綁架之後,楚南公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後來項羽了解了這一宿怨,楚人的「霸蠻」可謂到了任性的地步,沒有不敢接受的挑戰,沒有不可想像的目標,這種源自先秦楚文化的獨特氣質,是一種雖九死而不悔的迎難而上精神。
千年以降,這種特質沒有消散在歷史長河中,卻在近代以來得到了一次完美的重現,從曾國藩的屢敗屢戰到偉大領袖的燎原之火,從百年積弱到大國復興,這種迎難而上的精神才是中華民族得以延續和升華的精神源泉。
後人也藉以得知,在武力和仁德之外,原來還有這樣一種令對手心折的氣質。
深夜雜談,有感而發,謝謝各位的閱讀。
楚武王三打隨國之戰:武力和仁德之外,還有一種令對手心折的氣質
服隨之戰是楚國從邊遠小國向春秋大國邁進的重要一步,通過對於「漢陽諸姬」首領–隨國的打擊,楚國終於將商周兩代最大的產銅之所–銅綠山據為己有,並獲取了高超的青銅鍛造工藝。這是楚國雄起的最重要一步,而脫胎換骨的楚國此後成為了中原諸侯眼中最大的挑戰者。
然而,隨國卻不是什麼軟柿子,戰爭的過程也是異常的驚心動魄。
按照慣例,先介紹一下時代背景。
世道變了:楚國的機遇
史記在介紹熊通的動作之前,先羅列一堆廣為人知的大事件。
武王十七年,晉之曲沃庄伯弒主國晉孝侯。十九年,鄭伯弟段作亂。二十一年,鄭侵天子之田。二十三年,衛弒其君桓公。二十九年,魯弒其君隱公。三十一年,宋太宰華督弒其君殤公。–《史記.楚世家》
一時間,曾奉《周禮》為行為圭臬的中原君子們彷彿突然撕下了偽善的面孔,在人性之惡展露無疑的同時,也深刻地反映了世道的變遷。在周天子威信掃地,天下格局大有「周失其鹿」的感官,也許在太史公看來,有個外人來教訓一下他們也不錯。
▲宋國南宮長萬弒君事件
而殺侄自立的熊通則陷入了類似於唐太宗和隋煬帝殺兄逼父後的處境,對於建功立業有著迫切的需求。恰逢彼時周天子政令不出洛陽城,曾經渾然一體的諸侯國門也瞬間成為一盤散沙,楚國的機會終於來了。
熊通首先消滅了權國並將其設置為縣,這是兩代先君都未能達成的目標。縣同懸字,意思就是掌握在國家政權手中而非過往的貴族自留地,這是中國行政史上的劃時代事件。
▲楚國的進擊之路
彼時的楚國實力自保有餘,但在中原諸侯眼中依舊是那個不足掛齒的小蠻夷,問鼎中原更是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
小小權國顯然滿足不了熊通的胃口,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漢陽諸姬」首領–隨國,因為那裡有楚國最為需要的東西。
懷璧其罪:是土豪卻不是朋友
隨國是一個後人知之甚少的東周小國,但說起隨國的先祖大家都認識,《封神榜》里功勞僅次於姜太公和黃飛虎的西岐大將軍南宮适(神仙除外)。
▲這是中國青銅史上的兩件肇極之作,冰鑒以科技手段尚且無法復原的複雜工藝號稱史上最佳,而編鐘則除了難以置信的音色之外,還有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記錄–重10噸!
兩件青銅器說明他們既有數量又有技術,是一個不可不扣的土豪,一如今天的沙特。當北方的兄弟們還在為手中的一點點存貨究竟是製造禮器祭祀還是打造兵器時,隨國人對此毫無概念。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左傳 · 成公十三年》
銅資源到底有多重要呢?至少在先秦公認的兩件大事上是不可或缺的,怠慢祖先不合適,拿著石頭木棍上戰場更是不可想像,在沒有鐵器的年代,銅就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
▲銅綠山古礦坑遺址
不巧的是,當年最大的銅礦銅綠山就在隨國的控制範圍之內,他們自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除了上繳王室的,剩下就是自己的,加之傳承自殷商的工藝,想不發達都難。
楚國自然會盯上這裡,但隨國也不是那麼好惹的,「漢陽諸姬」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就是西周為了保護銅資源北上安全而分封–還是自家人靠的住,同時他們也互為犄角,負責監視並阻斷荊楚和淮夷、于越結盟,為安定南方起了重要作用。而隨國則是「諸姬」們的首領,漢東平原上說一不二的帶頭大哥。
▲「漢陽諸姬」重重保護下的銅綠山
且不說楚軍即將用血肉之軀對付隨軍武裝到牙齒的青銅方陣,對方的底蘊也遠在楚國之上。所謂加之盟友們的幫襯,楚國除了有著尚武的傳統和身經百戰的士卒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優勢。
打總歸是要打的,熊通動手時已經是在位的第三十五年,足見其重視和慎重。
一打隨國:試探和反制
《左傳》中說熊通尚未開打就邀請隨國前來談判合約,可見試探的意味很濃,他採納斗伯「羸師以張之」(示之以老弱病殘之軍)的計策成功忽悠了隨國好大喜功的使者少師,後者快馬加鞭地跑回家,一口水都來不及喝就到了隨侯跟前報告好消息:楚國人不行,不如趁此機會消滅他們,一勞永逸!
筆者總結了一下,每一個即將倒霉的國家都會有幾個明白人,而隨國的這位則特別聰明,他三言兩語拆穿了楚軍計策,甚至還給出了最佳的解決方案。
(季梁)對曰:「… …君姑修政而親兄弟之國,庶免於難。」隨侯懼而修政,楚不敢伐。–《左傳.桓公六年》
所謂「修政」,即對內整頓國家政治,而「親兄弟之國」則是對外與兄弟國家互相親善。這是一條可行性極高的方案,唯有一直聯合周邊的姬姓國家同仇敵愾,才是對付楚國的最佳辦法,沒必要冒險一戰。
季梁說服了隨侯,但這這一切都在熊通的預料之中,仗可以不打,讓隨侯和少師驕傲起來就行了。
再辱於周:楚國求爵的一鼻子灰
雙方都有些投鼠忌器,仗打不下去,那就乾脆坐在一起開了個會,順便簽了一個廢紙般的合約,權當是雙方共用的台階吧。
會上,熊通又提了一個請求:請隨侯到周天子那裡美言幾句,替楚國升級一下爵位。
▲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
事情沒問題,楚國當時遠不具備問鼎中原的實力,討個封也正常,問題出在報告上,《史記》記載熊通說「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這句話簡直是大逆不道,莫說中間還隔著好幾層諸侯國,楚國人真的是有誠意嗎?
倘若楚國言辭謙卑並備下一份厚禮的話,這事還有得商量,畢竟楚國爵位夠低,升個一兩級還情有可原,也說的過去。
所以這句比「問鼎」還囂張的話可能不是楚國君臣的原話,問題應該是出在隨侯和季梁身上,對於隨國而言,這個忙幫不幫和幫不當得上是兩個概念,楚國的野心早就昭然若揭,這次如果不陪他胡鬧,說不定這筆賬就算到我們頭上了,還是替他走一趟吧,說來隨國也好些年沒去過洛邑了。
此時的周天子正是著名的憤青–周桓王姬林,隨國的到來是給王室的驚喜,畢竟洛邑的門可羅雀已經持續很多年了,但當隨侯說明來意並轉述熊通的「原話」時,姬林如同火山一般不可遏制地爆發了。
去年(前705年)剛剛被鄭莊公在繻葛狠狠修理了一頓,肩上還中了一箭,這口氣還沒演下去,你個蠻夷居然找人上門討要爵位來了?
周桓王用所有能夠想到的辭彙痛罵了千里之外的熊通,並直截了當地拒絕了楚國的要求,全然不見腳下的隨侯毫無惶恐之態,反而在拼盡全力憋住笑場的衝動。
隨侯將這個壞消息告訴了楚子熊通,後者也憤怒了,在一頓隔空大罵之後給自己任命了一個總經理,心想反正沒人管得了,更不用王室發薪水。
公元前704年,楚君熊通自立為王,從此再無任何爵位上的要求。
跋山涉水跑到隨國卻無功而返,求個爵位又碰一鼻子灰,楚武王需要的是一個出氣筒。
沈鹿之盟:雙方的面子都重要
求爵的成敗對於楚國算不得損失,成了最多也就是個侯爵而已,遠不如與周天子平起平坐的王來的舒坦,但「王」的定義從來不是自說自話,還需要國際社會的承認,不如現在就開個會吧。
夏,楚子合諸侯於沈鹿。黃、隨不會。–《左傳.桓公八年》
按照「來了的記不得,沒來的都記得」的慣例,星羅棋布的十多個小國居然只有黃、隨兩個缺席,在楚國看來這絕非一般的會盟,不來的肯定不是朋友,更何況隨楚在兩年前剛剛簽訂了城下之盟,這也太不懂規矩了。
顯然隨國並不這麼認為,上次交鋒不過是一場嘴炮,隨侯還免費給楚子跑了一圈腿,簽下的怎麼著也是個平等條約,加之隨國一直以漢東老大自居,跑去當小弟未免太丟臉。
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既然想要面子,那就不可避免地要損失一些里子了。
二打隨國:「曹劌論戰」的同理不同命
使薳章讓黃。楚子伐隨,軍於漢、淮之間。–《左傳.桓公八年》
兩個沒來的諸侯,一個譴責兩句,一個派軍征討,可見楚軍的戰略目標早已內定。
到了這個份上仗肯定是要打的,於是季梁獻上了一條上策:先用假投降麻痹楚軍,再用楚軍的傲慢和拒絕來激勵士氣,方可一戰。
聽來頗有一番「曹劌論戰」中積攢怒氣的道理,主場作戰加以逸待勞,勝負的天平本可以向隨軍傾斜,而可惜的是,隨侯卻不是魯庄公。
此時少師在隨國的地位已經超過了季梁,他提出了「必速戰」的方案,並說服了隨侯。
但兩軍剛剛打照面,少師嘴裡就開始正呲呲地吸著涼氣:對面不是上次所見之老弱病殘,而是一支殺氣騰騰的威武之師!少師明白自己上當了,但好大喜功的他自然不會承認。並本著「你說的我都要反對」的抬杠精神,少師對於季梁提出先攻擊楚軍實力較弱右翼的打法予以堅決否定,提出一個極具春秋精神的計劃:
少師曰:「不當王,非敵也。」
兵對兵,將對將,王自然該對王,如果不與楚王正面作戰,那不是意味著我們還不如對面那個僭越稱王的楚子嗎?這是一種值得讚賞的公平競賽精神。然而,春秋的潛規則一直是對於蠻夷無需講道理的,這個他卻選擇性忘記了。
隨侯的表現一直頗為隨意,那就這樣吧。
戰於速杞,隨師敗績。隨侯逸,斗丹獲其戎車,與其戎右少師。
武器精良並裝備了戰車的隨軍很快輸掉了底褲,隨侯倒是跑得快,但擔任車右(陪乘人員)的少師連同隨侯座駕一起光榮地當了俘虜,從這一點分析,少師並非內奸,隨軍也應該比泓水邊上的宋襄公還要輸得慘。
此戰後,楚武王在斗丹的勸說下見好就收,接受了隨國的求和,究其原因,無外乎賢臣季梁還在,隨軍實力尚存且龜縮城內,楚軍贏的也並不輕鬆。但楚國的好處肯定沒少拿,除了割地之外,銅綠山的所有權應該也帶走了一部分,因為下次楚軍的出場之時,面貌已經煥然一新了。
此後歲月靜靜地流淌了十四年,意氣風發的楚武王也走向了衰老,但楚國進擊的腳步卻仍在繼續。
隨國之殤:一口氣得罪了兩個王
公元前690年,隨侯再次覲見周天子,不同之處在於這次是被叫過去訓話的。
五十一年,周召隨侯,數以立楚為王。–《史記.楚世家》
升職報告事件十多年過去了,周天子的處境越來越差:楚子變成楚王,王室自然是如鯁在喉,而源源不斷的青銅也好多年不曾見了,墓葬和祭祀用的青銅器一年比一年精緻(為了省料)。
▲洛陽金村出土的虎紋銅鏡
性格衝動桓王早已去世,繼位的庄王回顧往事後發現有點不對勁,當年給熊通一個爵位就好了,至少他還承認自己是王室的臣子,總強過現在的一地雞毛。
但這口黑鍋,父親桓王是不能背的,於是甩給了隨侯,賞無可賞,那就賞一頓罵吧。
隨侯臉皮厚,王室的責罵可以當做耳邊風,但他很快體會了一次里外不是人的感覺,前腳從洛邑灰溜溜的回來,後腳就聽聞憤怒的楚武王帶著大軍打上門了。
▲楚人的口頭禪
這一次《左傳》沒有記載季梁,想來早已去世。隨侯的智囊沒了,這是楚武王不顧年邁再次出征的重要原因。
熊通之死:一段偉大的對話
四年春,王三月,楚武王荊屍,授師孑焉,以伐隨–《左傳.庄公四年》
楚武王完成了戰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楚國並沒有荒廢武功,一種名為「荊屍」的嶄新陣法在楚軍當中得以推廣應用,同時戰車終於取代了步兵成為主力,新式的戈矛劍戟也得以裝備。
然而楚武王也老了,在位五十一年,無休的殺伐和鬥智令這位堅毅雄武的君王感到了光陰不再,在出征的前夕,他突然感覺到了先王們的召喚。
入告夫人鄧曼曰:「余心蕩。」鄧曼嘆曰:「王祿盡矣。盈而盪,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臨武事,將發大命,而盪王心焉。若師徒無虧,王薨於行,國之福也。」
楚武王的「心蕩」在今天看來就是心臟逐漸衰竭的表現,畢竟已經年過七旬了,這麼玩命下去真的合適嗎?出乎意料的是,王后鄧曼居然嘆了口氣說:我也感覺大王您天年將盡,但只要有利於楚國,軍隊沒有損失,那就是國家的福氣,您就放心地去吧。
在死亡面前,武王夫妻沒有恐懼和悲傷,也沒有著急安排後事,彷彿只是在迎接一個必然到來的歸宿,這份從容令人害怕而敬佩。
行軍路上楚武王病發,沒有續命的巫覡,也沒有天生異象、星宿墜地,他在一顆樠木之下安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春秋三小霸」也好,蠻夷也罷,此刻躺著的只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戰神,所謂老兵不死,他只是靜靜地走向凋零罷了。
城下之盟:隨國終於服了
遵照楚武王的遺囑,楚軍統帥斗祁和莫敖屈重嚴密封鎖消息,一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很快到達了隨國國都。
隨國人對楚軍的從天而降毫無防備,而更令他們奇怪的是,這次明顯不同於先前:依靠銅綠山的資源,他們甲胄鮮明、軍容齊整,這個可以理解,可是為何每個楚軍戰士的眼中都帶著擇人而噬的兇狠光芒呢?隨國人怕了,這是真正的未戰先怯,哪怕身後就是首都巍峨的城牆,他們卻沒有任何安全感。
隨國人這次是真的服了,乖乖地跟兩位楚大夫簽訂了合約,到底是拜洛邑的王還是丹陽的王,他們不再首鼠兩端,從此成為了楚國堅定的盟友和跟班。當然,當他們知道楚武王已薨的消息時,應該會慶幸自己做了英明的選擇:真動手的話,隨國當不復矣。
至此,楚武王用生命給三打隨國之戰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君王死於軍中,王后淡定送別,臣下繼承遺志,這樣的楚國,這樣的勝利,試問誰敢不服?
這場歷時十六年的戰爭,對於春秋格局的影響是巨大的。
一飛衝天:楚國的壯大
武王已去,楚國的進擊之路卻才剛剛開始。
壓服隨國的意義遠大於滅掉一堆小國,他們不是暫時的苟且,而是心悅誠服地認可了楚國的實力和執著,後來在孫武伐楚之戰中,他們堅定地保護了落難的楚昭王,得以延續楚國的祭祀。隨國的態度也意味著,江漢平原從此不再屬於周禮集團的控制範圍了。
全取銅綠山之後,楚國的軍事力量突飛猛進,遭殃的除了周邊小國之外,楚國兵鋒直指東面的楊越和徐夷,打通大別山,幾乎全取了淮河以北的土地,對中原諸侯形成了新月狀的包圍。
王室的一驚一乍將外強中乾的本來面目暴露無遺,到楚成王時期,王室索性「賜胙,曰:『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於是楚地千里。」,間接承認了楚國在南方的合法統治,得以換取片刻的安寧。
迫不得已的中原諸侯們選擇了抱團取暖,所謂霸主,無非借中原之力壓楚國一頭而已,後來雖屢次被晉國擊敗,卻雖敗猶榮。
結語:武力和仁德之外,還有一種令人心折的氣質
從周昭王時代憑藉部落之力三拒王師,到楚武王時代冒天下之大不韙去討要爵位和自立為王,再到庄王時「問鼎」的壯舉,楚人的「不服周」和「霸得蠻」從來不是說說而已,他們從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和實力,在問鼎中原的努力中也衝擊並融合著禮樂制度下的中原文明,最終形成了古華夏族勇武剛健的民族特質。
後來楚懷王被秦國綁架之後,楚南公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後來項羽了解了這一宿怨,楚人的「霸蠻」可謂到了任性的地步,沒有不敢接受的挑戰,沒有不可想像的目標,這種源自先秦楚文化的獨特氣質,是一種雖九死而不悔的迎難而上精神。
千年以降,這種特質沒有消散在歷史長河中,卻在近代以來得到了一次完美的重現,從曾國藩的屢敗屢戰到偉大領袖的燎原之火,從百年積弱到大國復興,這種迎難而上的精神才是中華民族得以延續和升華的精神源泉。
後人也藉以得知,在武力和仁德之外,原來還有這樣一種令對手心折的氣質。
深夜雜談,有感而發,謝謝各位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