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堂的兩件老物件:紅砂石柱墩和滇朴王(遠處)流星一樣消逝、不留痕迹的雲南沐氏家族以及沐王府在昆明、在雲南,不知道是不是歷史太久遠,世鎮雲南的沐氏家族,就是像划過歷史天際的流星,就像是謎一樣的傳說,如今已經很少有人提起了。
要知道,沐氏家族自位列明朝開國功臣第六位的沐英開始,世鎮雲南280年,與明王朝相始終,甚至比明朝的正溯國祚276年還要長!
要知道,雲南沐氏家族,在歷史上極為罕見爵位世襲十三代,共有二王、一侯、一伯、十位黔國公、十六位雲南總兵官、十六位征南將軍、兩位副總兵、兩位錦衣衛指揮使、一位駙馬、一位王妃。
就是這樣一個輝煌的的家族,在昆明城,卻沒有太多痕迹,記錄這個家族的榮耀與輝煌;沒有太多遺迹,任人評說這個家族的功過是非!
呈貢的「沐家墓」就只有一塊沐氏家族成員神道碑,但偏要稱「明代古墓群」
作為家族象徵和根基的雲南黔國公府,更是無從尋覓。
資料記載,歷史上的黔國公府,是這樣的一個盛況:
然各地土司土酋對沐氏從服不二,政令皆自沐府出。沐府也稱總兵府或雲南府,系明朝沐氏治滇的「首腦機關」所在地。
國公府首有甬道,橫街為轅門口有東西轅門。甬道兩廊各有36住所,以全省72大姓土司弟子值班,似為人質寓。
這就是曾經的黔國公府!雲南的沐王府。
常被誤認為是雲南沐氏王府的麗江木氏土司府
雲南沐王府?不是在麗江嗎?!
此「沐」非彼「木」。
這就是雲南沐家的真實現狀,說起來還有點悲哀!
出土於南京市江寧區將軍山沐英墓的國寶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雲南沐黔國公府那片土地的前世與今生沐家在雲南的沒落與消逝,與作為家族象徵的黔國公府不存有相當大的關係。
但黔國公府,真的沒有痕迹可循了嗎?將在雲南黔國公府舊址上的昆明抗戰勝利紀念堂
也不是,從故紙堆中,我們可以知道黔國公府的前世與今生:
明代,洪武十四年八月,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藍玉、沐英出師平定雲南。12月,明軍敗元軍10餘萬於白石江(今曲靖),活捉元行省丞相。藍玉和沐英進軍昆明,梁王逃至晉寧自殺,元行省右丞投降。
洪武十六年三月詔征南師還。只留沐英世守雲南,一氏治滇,改中慶路為雲南府。這個時候明朝在雲南只有巡撫,沒設總督。
沐英在平定雲南之後,開始籌劃修築昆明磚城及雲南西平侯府,也就是後來的黔國公府。翠湖邊上的洗馬河翠湖洗馬河是近年恢復沐氏遺迹最有力之作
這是雲南破天荒的事情,沐英請明初宮廷堪輿大家汪湛海先生入滇,主持明代新昆明的規劃、設計和建造,廢棄唐宋元以來昆明歷代土城,改修築磚城牆,周長九里三分(約合今4443米),高二丈九尺二寸(約合今9米),設六門,上各有樓;並將圓通山圈入城內,形成三山五湖的格局。
至此明代新昆明磚城整體形如靈龜的模樣。
同時,沐英築昆明磚城的時候,將翠湖圈入城內。沐英愛馬,常在柳營河邊觀洗馬,故翠湖出城之河稱「洗馬河」。
昆明磚城建好了,西平侯府(黔國公府)也修好了,於是雲南真正進入了明朝時光,真正進入了「沐家時間」。
這個時間有點長:280年!盤龍江下段的沐英鎮滇雕塑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刻意,記錄雲南沐氏280年的群雕也選用了紅砂石
接下來,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改朝換代的定律有一次再現了。
明末清初的戰爭和清軍圍攻吳三桂殘部時期,昆明不僅舊有城牆受到破壞,城內的官衙、寺廟建築也在劫難逃,毀壞嚴重。
這當然少不了作為政治、權力象徵,當然也包括財富象徵的黔國公府。
當歷史車輪轉到大清的時候,順治十六年(1659年)清廷在昆明始建雲貴總督署,署址在大東門(咸和門)內綠水河東的原明代廣南衛衙署舊址。
由於當時統治雲南的實際是吳三桂,中央朝廷派來的總督並無實權,總督衙門也成了流動機關。
兩年後,先是搬到曲靖,後不得已又搬到貴州。一直到平定吳三桂後,才搬回昆明,移住雲南府(原明代沐國公府)。復舊修建的昆明近日樓,離黔國公府原址越來越遠了
康熙二十年(1683年)總督蔡毓英把舊雲南府改建為總督署(現人民勝利堂),蔡毓英即為入主此總督署辦公的第一人。
總督衙門是雲貴兩省的最高級關,經歷代總督不斷修葺建設,越加氣度不凡。「東臨文廟街海天閣巷,西接沙朗巷,南面光華街,北抵民生街」。
曾經的黔國公府,如今的雲貴總督衙門,又進入了新的高光時刻。
於是,繼沐家之後,一個個牛人閃亮登場:蔡毓英、范承勛、王繼文、鄂爾泰、阮元…..,包括後來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紅砂石柱墩與來歷銘牌
重九起義(1911年10月30日,陰曆九月初九)之時,由於當時封建統治的首腦機關——雲貴總督衙門便成為武裝起義的主要戰場之一。
「重九起義」之後,雲南最高當局從此遷上五華山辦公,總督等衙門取消,兩級師範由五華山搬到總督衙門。最高官府遂成最高學府。
民國時期,在原雲貴總督府的舊址上又大興土木。1944年動工興建最初名為「志公堂」隨後改為「中山紀念堂」,1946年落成時改為「抗戰勝利紀念堂「。
勝利堂老照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0年4月27—30日,昆明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在抗戰勝利堂舉行。
1950年12月,雲南省第一次各族各界代表大會決定,把抗戰勝利堂改稱「人民勝利堂」。並在堂前的廣場中央,奠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方形基石。
時隔奠基儀式45年後的1995年,勝利堂前廣場上,豎立起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之下闢地下室,設立人民革命鬥爭史展覽館。昆明抗戰勝利堂及英雄紀念碑
跨入21世紀的2002年又出於還原歷史,更尊重歷史。重把「人民勝利堂」恢復初建的初衷名稱:「抗戰勝利紀念堂」,簡稱「抗戰勝利堂」。勝利堂和「滇朴王"同框塵埃落定之後,只有紅砂石柱墩和古老滇朴成為這段歷史的記憶無論朝代如何更替,無論時光如何流轉,無論名稱如何改變,不變的只是那一方風水寶地:沐氏黔國公府舊址。
如此看來,當年「審山龍,查地脈,別陰陽,定子午,就高下而奠基礎,取形勝而立範圍,經八年的慘淡經營,功始告成」的堪輿大師汪湛海是何等的高明!
汪大師的堪輿結果,民國羅養儒先生有如下終結說:
來龍既遠且長,復雄而壯,自東川、會澤西北角起點發芽,蜿蜒五六百里。龍氣走動後,便迂迴曲折,伸縮起伏,自北方入城,行入境內,龍氣益壯,至鐵峰庵處,便停頓起嶂,更含蓄旺氣而起頂。九起九伏,向西繞南,至圓通山而開玉屏,徐吐五華秀氣,五華分五支而下,中支開陽面,結局於文廟地場。孫髯翁筆下北走蜿蜒的長蟲山長蟲山與昆明城、滇池
因此當年的沐英,佔據了黔國公府(西平侯府)所在的文廟前的寶地。
但是他和他的子孫們,始終沒有住進「城內主脈制高點,其右脈一個瓜形高地地氣最為旺盛,宜主理雲南政事」的五華山!
畢竟,作為忠於大明王朝的臣子,忌諱還是很多的。
當然,後來的永曆帝、吳三桂就沒有這份忌諱。因為,一個是正宗、正統的天子苗裔,一個是後來的「大周皇帝」!
這也說明,世鎮雲南的沐氏家族,始終有一份忠心或者說自知之明。雲南沐家輝煌280年的真諦雲南沐氏的家訓
還是走出歷史回到現實之中吧!
如今的雲南沐黔國公府那片土地,真正的老物件只有兩個:紅砂石柱墩和滇朴王。
▲▲紅砂石柱墩
在昆明抗戰勝利紀念堂東側的一棵大樹下,堆著12塊頗有年代感的紅沙石柱墩。紅沙石柱墩紅沙石柱墩
12塊柱腳石,直徑約80厘米——130厘米,質地為昆明本土常見的紅沙石。柱墩石表面略粗糙,不規整,邊緣還留有當時工匠鑿過的痕迹。紅沙石柱墩上的銘牌也看不清楚了歲月的痕迹
在雨水陽光的洗禮下,幾塊柱墩石的表面已經裂開,看起來已經有些年代了。紅沙石柱墩
歲月流轉的最後記憶
它們是1995年抗戰勝利紀念堂施工時挖出的。後來,堆放了很久的紅沙石被嵌上一塊寫有「原清代雲貴總督衙門柱墩石」的銘牌。
▲▲滇朴王
在勝利堂西側入口北邊,有一個巨大石砌的花壇,壇中有一顆碩大、古樸,枝繁葉茂的滇朴。被重點保護的滇朴王
查詢《昆明市古樹名木目錄》得知,這顆滇朴,已經有150多年的樹齡,是昆明市所有滇朴樹種古樹中最古老的老者,可謂是「滇朴王」!
滇朴王的風資滇朴王身上的歲月痕迹
150多年的結論不知是如何得出的?恐怕不止吧?
也許這顆滇朴王,還見證了黔國公府這片土地上的風雨、輝煌、權勢、硝煙、槍林彈雨……,所有的一切。
滇朴王,到底見證了那些塵封的往事?
但無論柱墩還是滇朴王,都不是時光機,已經無從告訴我們這片風水寶地上經歷過、發生過的一切了。正如消逝的黔國公府,但它轟然倒下的那一刻,雲南沐氏家族的一切已經畫上了一個完整的、大大的句號。
雲南「沐王府」,紅砂石柱墩和滇朴王,無法揭開那段塵封的往事
勝利堂的兩件老物件:紅砂石柱墩和滇朴王(遠處)
流星一樣消逝、不留痕迹的雲南沐氏家族以及沐王府
在昆明、在雲南,不知道是不是歷史太久遠,世鎮雲南的沐氏家族,就是像划過歷史天際的流星,就像是謎一樣的傳說,如今已經很少有人提起了。
要知道,沐氏家族自位列明朝開國功臣第六位的沐英開始,世鎮雲南280年,與明王朝相始終,甚至比明朝的正溯國祚276年還要長!
要知道,雲南沐氏家族,在歷史上極為罕見爵位世襲十三代,共有二王、一侯、一伯、十位黔國公、十六位雲南總兵官、十六位征南將軍、兩位副總兵、兩位錦衣衛指揮使、一位駙馬、一位王妃。
就是這樣一個輝煌的的家族,在昆明城,卻沒有太多痕迹,記錄這個家族的榮耀與輝煌;沒有太多遺迹,任人評說這個家族的功過是非!
呈貢的「沐家墓」就只有一塊沐氏家族成員神道碑,但偏要稱「明代古墓群」
作為家族象徵和根基的雲南黔國公府,更是無從尋覓。
資料記載,歷史上的黔國公府,是這樣的一個盛況:
然各地土司土酋對沐氏從服不二,政令皆自沐府出。沐府也稱總兵府或雲南府,系明朝沐氏治滇的「首腦機關」所在地。
國公府首有甬道,橫街為轅門口有東西轅門。甬道兩廊各有36住所,以全省72大姓土司弟子值班,似為人質寓。
這就是曾經的黔國公府!雲南的沐王府。
常被誤認為是雲南沐氏王府的麗江木氏土司府
雲南沐王府?不是在麗江嗎?!
此「沐」非彼「木」。
這就是雲南沐家的真實現狀,說起來還有點悲哀!
出土於南京市江寧區將軍山沐英墓的國寶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
雲南沐黔國公府那片土地的前世與今生
沐家在雲南的沒落與消逝,與作為家族象徵的黔國公府不存有相當大的關係。
但黔國公府,真的沒有痕迹可循了嗎?
將在雲南黔國公府舊址上的昆明抗戰勝利紀念堂
也不是,從故紙堆中,我們可以知道黔國公府的前世與今生:
明代,洪武十四年八月,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藍玉、沐英出師平定雲南。12月,明軍敗元軍10餘萬於白石江(今曲靖),活捉元行省丞相。藍玉和沐英進軍昆明,梁王逃至晉寧自殺,元行省右丞投降。
洪武十六年三月詔征南師還。只留沐英世守雲南,一氏治滇,改中慶路為雲南府。這個時候明朝在雲南只有巡撫,沒設總督。
沐英在平定雲南之後,開始籌劃修築昆明磚城及雲南西平侯府,也就是後來的黔國公府。
翠湖邊上的洗馬河
翠湖洗馬河是近年恢復沐氏遺迹最有力之作
這是雲南破天荒的事情,沐英請明初宮廷堪輿大家汪湛海先生入滇,主持明代新昆明的規劃、設計和建造,廢棄唐宋元以來昆明歷代土城,改修築磚城牆,周長九里三分(約合今4443米),高二丈九尺二寸(約合今9米),設六門,上各有樓;並將圓通山圈入城內,形成三山五湖的格局。
至此明代新昆明磚城整體形如靈龜的模樣。
同時,沐英築昆明磚城的時候,將翠湖圈入城內。沐英愛馬,常在柳營河邊觀洗馬,故翠湖出城之河稱「洗馬河」。
昆明磚城建好了,西平侯府(黔國公府)也修好了,於是雲南真正進入了明朝時光,真正進入了「沐家時間」。
這個時間有點長:280年!
盤龍江下段的沐英鎮滇雕塑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刻意,記錄雲南沐氏280年的群雕也選用了紅砂石
接下來,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改朝換代的定律有一次再現了。
明末清初的戰爭和清軍圍攻吳三桂殘部時期,昆明不僅舊有城牆受到破壞,城內的官衙、寺廟建築也在劫難逃,毀壞嚴重。
這當然少不了作為政治、權力象徵,當然也包括財富象徵的黔國公府。
當歷史車輪轉到大清的時候,順治十六年(1659年)清廷在昆明始建雲貴總督署,署址在大東門(咸和門)內綠水河東的原明代廣南衛衙署舊址。
由於當時統治雲南的實際是吳三桂,中央朝廷派來的總督並無實權,總督衙門也成了流動機關。
兩年後,先是搬到曲靖,後不得已又搬到貴州。一直到平定吳三桂後,才搬回昆明,移住雲南府(原明代沐國公府)。
復舊修建的昆明近日樓,離黔國公府原址越來越遠了
康熙二十年(1683年)總督蔡毓英把舊雲南府改建為總督署(現人民勝利堂),蔡毓英即為入主此總督署辦公的第一人。
總督衙門是雲貴兩省的最高級關,經歷代總督不斷修葺建設,越加氣度不凡。「東臨文廟街海天閣巷,西接沙朗巷,南面光華街,北抵民生街」。
曾經的黔國公府,如今的雲貴總督衙門,又進入了新的高光時刻。
於是,繼沐家之後,一個個牛人閃亮登場:蔡毓英、范承勛、王繼文、鄂爾泰、阮元…..,包括後來的民族英雄林則徐!
紅砂石柱墩與來歷銘牌
重九起義(1911年10月30日,陰曆九月初九)之時,由於當時封建統治的首腦機關——雲貴總督衙門便成為武裝起義的主要戰場之一。
「重九起義」之後,雲南最高當局從此遷上五華山辦公,總督等衙門取消,兩級師範由五華山搬到總督衙門。最高官府遂成最高學府。
民國時期,在原雲貴總督府的舊址上又大興土木。1944年動工興建最初名為「志公堂」隨後改為「中山紀念堂」,1946年落成時改為「抗戰勝利紀念堂「。
勝利堂老照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0年4月27—30日,昆明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在抗戰勝利堂舉行。
1950年12月,雲南省第一次各族各界代表大會決定,把抗戰勝利堂改稱「人民勝利堂」。並在堂前的廣場中央,奠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方形基石。
時隔奠基儀式45年後的1995年,勝利堂前廣場上,豎立起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之下闢地下室,設立人民革命鬥爭史展覽館。
昆明抗戰勝利堂及英雄紀念碑
跨入21世紀的2002年又出於還原歷史,更尊重歷史。重把「人民勝利堂」恢復初建的初衷名稱:「抗戰勝利紀念堂」,簡稱「抗戰勝利堂」。
勝利堂和「滇朴王"同框
塵埃落定之後,只有紅砂石柱墩和古老滇朴成為這段歷史的記憶
無論朝代如何更替,無論時光如何流轉,無論名稱如何改變,不變的只是那一方風水寶地:沐氏黔國公府舊址。
如此看來,當年「審山龍,查地脈,別陰陽,定子午,就高下而奠基礎,取形勝而立範圍,經八年的慘淡經營,功始告成」的堪輿大師汪湛海是何等的高明!
汪大師的堪輿結果,民國羅養儒先生有如下終結說:
來龍既遠且長,復雄而壯,自東川、會澤西北角起點發芽,蜿蜒五六百里。龍氣走動後,便迂迴曲折,伸縮起伏,自北方入城,行入境內,龍氣益壯,至鐵峰庵處,便停頓起嶂,更含蓄旺氣而起頂。九起九伏,向西繞南,至圓通山而開玉屏,徐吐五華秀氣,五華分五支而下,中支開陽面,結局於文廟地場。
孫髯翁筆下北走蜿蜒的長蟲山
長蟲山與昆明城、滇池
因此當年的沐英,佔據了黔國公府(西平侯府)所在的文廟前的寶地。
但是他和他的子孫們,始終沒有住進「城內主脈制高點,其右脈一個瓜形高地地氣最為旺盛,宜主理雲南政事」的五華山!
畢竟,作為忠於大明王朝的臣子,忌諱還是很多的。
當然,後來的永曆帝、吳三桂就沒有這份忌諱。因為,一個是正宗、正統的天子苗裔,一個是後來的「大周皇帝」!
這也說明,世鎮雲南的沐氏家族,始終有一份忠心或者說自知之明。
雲南沐家輝煌280年的真諦
雲南沐氏的家訓
還是走出歷史回到現實之中吧!
如今的雲南沐黔國公府那片土地,真正的老物件只有兩個:紅砂石柱墩和滇朴王。
▲▲紅砂石柱墩
在昆明抗戰勝利紀念堂東側的一棵大樹下,堆著12塊頗有年代感的紅沙石柱墩。
紅沙石柱墩
紅沙石柱墩
12塊柱腳石,直徑約80厘米——130厘米,質地為昆明本土常見的紅沙石。柱墩石表面略粗糙,不規整,邊緣還留有當時工匠鑿過的痕迹。
紅沙石柱墩上的銘牌也看不清楚了
歲月的痕迹
在雨水陽光的洗禮下,幾塊柱墩石的表面已經裂開,看起來已經有些年代了。
紅沙石柱墩
歲月流轉的最後記憶
它們是1995年抗戰勝利紀念堂施工時挖出的。後來,堆放了很久的紅沙石被嵌上一塊寫有「原清代雲貴總督衙門柱墩石」的銘牌。
▲▲滇朴王
在勝利堂西側入口北邊,有一個巨大石砌的花壇,壇中有一顆碩大、古樸,枝繁葉茂的滇朴。
被重點保護的滇朴王
查詢《昆明市古樹名木目錄》得知,這顆滇朴,已經有150多年的樹齡,是昆明市所有滇朴樹種古樹中最古老的老者,可謂是「滇朴王」!
滇朴王的風資
滇朴王身上的歲月痕迹
150多年的結論不知是如何得出的?恐怕不止吧?
也許這顆滇朴王,還見證了黔國公府這片土地上的風雨、輝煌、權勢、硝煙、槍林彈雨……,所有的一切。
滇朴王,到底見證了那些塵封的往事?
但無論柱墩還是滇朴王,都不是時光機,已經無從告訴我們這片風水寶地上經歷過、發生過的一切了。正如消逝的黔國公府,但它轟然倒下的那一刻,雲南沐氏家族的一切已經畫上了一個完整的、大大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