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家長,都想擁有一個天才孩子,但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己的孩子很普通。
考試成績不好也不壞,雖然有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缺點也有不少閃光點,按這樣的節奏發展下去,註定會淪落平庸。
並不是說平凡不好,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普通的,只是作為父母,經過了一番社會試煉,都深深明白:在競爭越發激烈的當代社會,身為普通人到底有多難。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少走彎路,變得卓越呢?
去年,全球獎金最高的教育獎項「一丹獎」公布首屆獲獎名單,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摘獲一丹教育研究獎。
德韋克教授的研究給焦慮的父母們提出了切實有用的辦法。 要想改變孩子的未來,必須先改變孩子的思維。
德韋克提出人的思維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成長型思維,一種是固定型思維。
在她看來,一個人擁有成長型思維,將樂於接受挑戰,並積極地去擴展自己的能力,而這也是未來發展最需要具備的能力。
8張圖,幫你分辨,你的孩子到底是固定型思維模式,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固定思維的人:規避挑戰。成長思維的人:歡迎挑戰。
固定思維的人:痛恨變化。成長思維的人:擁抱變化。
固定思維的人:老是關注限制。成長思維的人:總是尋找機會。
固定思維的人:改變現狀上無能為力。成長思維的人:凡事皆有可能。
固定思維的人:不接受批評。成長思維的人:珍視反饋、主動學習。
固定思維的人:喜歡待在舒適區中。成長思維的人:喜歡探索新事物。
固定思維的人:有時覺得努力無用。成長思維的人:將失敗視作一堂課。
固定思維的人:認為畢業後無需過多學習。成長思維的人:認為學習是終身的事業。
德韋克提出的「成長型思維」,就是從人的角度,探討不同的思維方式對世界的影響各異。
在她看來,人的思維方式其實蘊含了無限的能量。 而一個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未來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這個結論,甚至被美國大西洋月刊等媒體評價為「考試驅動型社會的一股清流」,因為孩子學習的內驅力被忽視了太久,而德韋克的這個觀點,恰恰讓孩子將重點重新放到自己的學習動機和心態上。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一成不變的,而整個世界就是由一個個為了考察我們的智商和能力的測試組成的,我們擁有的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
固定思維的孩子往往害怕失敗,擔心自己看起來不那麼聰明、比較笨,而拒絕接受挑戰、面對困難,由此他們的發展潛力會受到限制。
如果我們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離不開個人努力,這個世界上充滿了那些幫助我們學習、成長的有趣挑戰,我們擁有的就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那些成功孩子的思維模式,就屬於成長型的。
他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智商和能力,相信自己的潛力是未知的,困難和失敗只是幫助自己進步的挑戰,他們對學習充滿熱情…… 且當孩子每一次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去學習新知識、迎接新挑戰,大腦中的神經元會形成新的、強有力的聯結,長久下去,他們變得越來越聰明。
也就是說,成長型思維模式不但決定了孩子面對困難和挑戰的積極態度,還將通過激發更活躍的大腦活動,提高孩子的智商。
到底怎麼培養孩子的成長思維?
德韋克教授說,不困難,一些很小的干預,就能產生塑造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作用。
比如,更加明智地表揚孩子。 不要表揚孩子的智力或能力,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讚美孩子的天賦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選擇,可是在慢性地扼殺他的成長型思維。 不要用類似:
「這幅畫太棒了,你就是我們的畢加索!」「寶貝,你太聰明了!」
這樣模糊的語句表揚孩子。 這樣做並不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學得更好,反而會使孩子認為自己被重視、被表揚僅僅是因為智商。
最終的結果是,他們會拒絕接受挑戰和承擔風險,擔心搞砸了,自己看起來「不聰明」「很蠢」,長此以往,他們慢慢失去了對學習的積極性。
對孩子的表揚一定要具體明確,要表揚過程而不是結果。比如他的努力、專註、堅持、創意、策略等等。
教育的關鍵,是要讓孩子相信,他擁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力量。
作為引導人,父母和家長都應該挖掘孩子的潛力,讓他找到自己的內在驅動力,而不是一味用施壓的辦法,讓孩子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
成績的好壞決定不了一個孩子的未來,思維卻可以。
從現在開始,努力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吧!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斯坦福教授的最新發現:普通孩子和學霸的差距
每一位家長,都想擁有一個天才孩子,但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己的孩子很普通。
考試成績不好也不壞,雖然有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缺點也有不少閃光點,按這樣的節奏發展下去,註定會淪落平庸。
並不是說平凡不好,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普通的,只是作為父母,經過了一番社會試煉,都深深明白:在競爭越發激烈的當代社會,身為普通人到底有多難。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少走彎路,變得卓越呢?
去年,全球獎金最高的教育獎項「一丹獎」公布首屆獲獎名單,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摘獲一丹教育研究獎。
德韋克教授的研究給焦慮的父母們提出了切實有用的辦法。 要想改變孩子的未來,必須先改變孩子的思維。
德韋克提出人的思維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成長型思維,一種是固定型思維。
在她看來,一個人擁有成長型思維,將樂於接受挑戰,並積極地去擴展自己的能力,而這也是未來發展最需要具備的能力。
8張圖,幫你分辨,你的孩子到底是固定型思維模式,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固定思維的人:規避挑戰。成長思維的人:歡迎挑戰。
固定思維的人:痛恨變化。成長思維的人:擁抱變化。
固定思維的人:老是關注限制。成長思維的人:總是尋找機會。
固定思維的人:改變現狀上無能為力。成長思維的人:凡事皆有可能。
固定思維的人:不接受批評。成長思維的人:珍視反饋、主動學習。
固定思維的人:喜歡待在舒適區中。成長思維的人:喜歡探索新事物。
固定思維的人:有時覺得努力無用。成長思維的人:將失敗視作一堂課。
固定思維的人:認為畢業後無需過多學習。成長思維的人:認為學習是終身的事業。
德韋克提出的「成長型思維」,就是從人的角度,探討不同的思維方式對世界的影響各異。
在她看來,人的思維方式其實蘊含了無限的能量。 而一個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未來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這個結論,甚至被美國大西洋月刊等媒體評價為「考試驅動型社會的一股清流」,因為孩子學習的內驅力被忽視了太久,而德韋克的這個觀點,恰恰讓孩子將重點重新放到自己的學習動機和心態上。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一成不變的,而整個世界就是由一個個為了考察我們的智商和能力的測試組成的,我們擁有的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
固定思維的孩子往往害怕失敗,擔心自己看起來不那麼聰明、比較笨,而拒絕接受挑戰、面對困難,由此他們的發展潛力會受到限制。
如果我們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離不開個人努力,這個世界上充滿了那些幫助我們學習、成長的有趣挑戰,我們擁有的就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那些成功孩子的思維模式,就屬於成長型的。
他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智商和能力,相信自己的潛力是未知的,困難和失敗只是幫助自己進步的挑戰,他們對學習充滿熱情…… 且當孩子每一次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去學習新知識、迎接新挑戰,大腦中的神經元會形成新的、強有力的聯結,長久下去,他們變得越來越聰明。
也就是說,成長型思維模式不但決定了孩子面對困難和挑戰的積極態度,還將通過激發更活躍的大腦活動,提高孩子的智商。
到底怎麼培養孩子的成長思維?
德韋克教授說,不困難,一些很小的干預,就能產生塑造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作用。
比如,更加明智地表揚孩子。 不要表揚孩子的智力或能力,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讚美孩子的天賦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選擇,可是在慢性地扼殺他的成長型思維。 不要用類似:
「這幅畫太棒了,你就是我們的畢加索!」「寶貝,你太聰明了!」
這樣模糊的語句表揚孩子。 這樣做並不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學得更好,反而會使孩子認為自己被重視、被表揚僅僅是因為智商。
最終的結果是,他們會拒絕接受挑戰和承擔風險,擔心搞砸了,自己看起來「不聰明」「很蠢」,長此以往,他們慢慢失去了對學習的積極性。
對孩子的表揚一定要具體明確,要表揚過程而不是結果。比如他的努力、專註、堅持、創意、策略等等。
教育的關鍵,是要讓孩子相信,他擁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力量。
作為引導人,父母和家長都應該挖掘孩子的潛力,讓他找到自己的內在驅動力,而不是一味用施壓的辦法,讓孩子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
成績的好壞決定不了一個孩子的未來,思維卻可以。
從現在開始,努力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吧!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