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回了趟老家,家裡的親戚們難得聚在一起,酒足飯飽後,當談起各家的孩子時,飯桌上一片和諧,清一色的「商業互吹」,唯獨對我姑姑家的兒子無一例外的搖頭。
因為我那個表哥過年都四十了,卻還是一事無成,成天只知道窩在家裡打遊戲。
「還能再養他幾年呢?」
大家嘆口氣照例感慨了一下又開始了另一個話題。
其實,表哥本不該是這個樣子的。
上學那會兒,他是我們這個家族裡最會讀書的人,小的時候只要考不好都會被家裡人擰耳朵:「怎麼不知道學學你表哥!」
而表哥後來像大家所期望的那樣考上了重點大學。
但畢業以後一切都變了。
表哥的每份工作都是沒撐過一年,最短的還沒超過三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辭職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
「公司食堂的飯太難吃。」
「住的地方太吵。」
「同事領導都是傻逼。」
於是,他索性不出去工作了,就靠著姑姑當清潔工的微薄工資過活。
姑父是個沒本事的酒鬼靠不住,面對唯一的兒子,姑姑是心甘情願地養著他,甚至可以說是樂在其中。
這和當初刷爆朋友圈的名校畢業碩士生何其相似。
一個名校碩士畢業生不去工作,卻選擇宅在家裡,就指望著老母親的退休金,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巨嬰啃老。
如同讓人厭惡的螞蝗,吸幹了父母,也葬送了自己。
可是,一個好好的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呢?01「孩子啊,只要負責好好學習,其他的都不用管。」
這是我姑姑當年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飯做好了端到桌前表哥才吃。
衣服找好了放在表哥床邊才穿。
表哥從小到大連雙襪子都沒動手洗過。
姑媽太「愛」表哥了,像是一個辛勤的園丁,把表哥這棵果樹「保護」得密不透風,卻忘了果樹在沐浴陽光的同時也要承受風雨。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多年後,禮物拆盒了,可收穫的卻是一枚腐爛的蘋果。
誠然,母愛是偉大的,但不是每個母親都知道怎麼去愛孩子。
我們的孩子不會在18歲成人後就跟突然打通任督二脈似的點亮所有的生活技能。
童年才是他們成長的訓練場。
在《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一書中,作者朱莉•利思科特-姆斯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大一新生到校報道,快遞公司把他的包裹送到了宿舍外的人行道邊。
但因為包裹又大又重,他搬不動,所以就任由箱子放在那兒。
最後,是他的媽媽給宿舍管理員打電話求助,才把包裹搬進了房間。
事後,孩子說自己不知道怎樣求助。
一件初中生就能解決的問題,卻難住了大學生。
這其實是教育的悲哀。02《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的媽媽也是如此深愛自己的兒子。
朱媽媽已經70多歲了,但為了讓兒子過得好,她拎著一口鍋毅然搬到北京,兒子去哪兒拍戲她就去哪兒跟組做飯。
兒子在微博上發的每條內容全都手抄。
數十年如一日的每天凌晨4點起床,雷打不動地為兒子熬梨汁。
朱雨辰的大學室友回憶起當年朱媽媽送兒子來學校,親自爬高鋪床疊被,還挨個問宿舍的人睡覺打不打呼。
甚至怕窗戶外的爬山虎會引來小蟲子想接一盆開水燙死爬山虎。
「我沒有自我,我是用整個生命去對待我兒子」。
朱媽媽為自己傾其所有的愛感到自豪。
而朱雨辰呢?
面對媽媽如此沒有自我的愛卻讓他一度想要逃離。
上大學的時候他特意選擇了外地的學校,畢業以後也選擇留在北京沒有回老家。
可他回家時,卻發現媽媽總是在哭。
「我怎麼這麼沒出息,兒子就這麼離開我!」
朱雨辰沒轍了,面對媽媽的「哭訴」軟化了,最後媽媽如願以償地跟著他去了北京。
朱雨辰想自己做飯,媽媽說:「多辛苦啊!」
朱雨辰不愛吃雞毛菜,媽媽說:「你看,為了你,我手都凍裂了」。
高曉松曾在《奇葩說》中說:「我好為中國的父母悲哀,彷彿他們都沒有自己獨立的生活,都沒有自己獨立的人格。」
是啊,彷彿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當年那個你就不再有自己的姓名,而統一變成「孩兒他媽」。
可這樣做帶來的結果呢?
過度關心、過度付出的背後其實就是一種以「愛」為名的控制。03還記得《啥是佩奇》嗎?
無數網友紛紛留言轉發,被視頻中展現出的親情感動,讓很多人想起了老一輩人對小一輩無私的,不求回報的愛。
但微博網友@Glaucous卻道出了這背後的辛酸。
「我不喜歡這麼沉重的付出,最後一定要償還。
雖然有人可能會說,長輩對晚輩的愛是無條件的。
但在我的世界裡,如果長輩不能先愛自己,晚輩總是要虧欠自責。
這種感覺一點也不幸福。」
美國註冊婚姻和家庭治療學家卡瑞爾·麥克布萊德在《母愛的羈絆》一書中寫道:
「一個願意為孩子為家庭付出了所有的母親,她的付出就成為她標榜自己的工具。」
「我都是為了你好。」
「我做這些全都是為了你。」
「你這樣做對得起我嗎?」
當一位母親常把這些話掛在嘴邊,總是不斷強調自己的付出,而目標指向是為了讓你聽從她的安排。
這種傾其所有,不計代價付出,只為了將你的人生與她的捆綁在一起。
沒成年的又何止是孩子?
就像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母親為了留住日漸長大的孩子,最後把孩子「吃」進肚子里,哪怕在「吃」掉孩子的時候,自己也在崩潰大哭。
而每一個被母親過度束縛在身邊的孩子,往往都有一個角色缺位的父親。
一個在家庭中被邊緣化的父親,會讓母親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把作為丈夫的父親留在家中,因此,她們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對孩子進行「嚴防死守式」的保護。
甚至會想方設法地讓孩子完全依賴自己,控制孩子的生活,企圖使孩子永遠留在自己身邊。
因為,沒辦法,我沒有自己,我只剩下你了。04如何才能擺脫母親過度的關心呢?1.心理獨立我們曾經在母親的子宮中成長,在生理上具有無法剝離的血緣,所以我們的天性會對母親產生依戀。
但當母親沒有自我的過度關心時,就要逐步從母親身邊獨立出來。
沒有誰天生應該依附於誰,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2.溝通傷害也許母親曾經或現在對你了一些很過分的事情讓你感受到了傷害,比如干涉你的生活、插手你的戀情等等,不必刻意壓抑自己的感受,可以坦誠地母親進行溝通,再進一步對這背後的成因進行探討。
經過溝通,不一定是要同母親和解,而是跟過去的自己和解。
《家庭心理學》雜誌曾發表過一篇文章,裡面陳述了四個成年的主要標誌:
1.接受行為的後果,承擔責任;
2.以平等的成人身份與父母相處;
3.財務上獨立於父母;
4.不受父母與他人影響,自己決定信念和價值觀。
所以,不要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彼得潘,禁錮在永無鄉里。
把孩子解放出來,也把自己解放出來。
給孩子和自己一個真正的「成年」的機會吧。
如何成功養廢一個孩子?傾其所有的愛他!愛他!愛他
前段時間回了趟老家,家裡的親戚們難得聚在一起,酒足飯飽後,當談起各家的孩子時,飯桌上一片和諧,清一色的「商業互吹」,唯獨對我姑姑家的兒子無一例外的搖頭。
因為我那個表哥過年都四十了,卻還是一事無成,成天只知道窩在家裡打遊戲。
「還能再養他幾年呢?」
大家嘆口氣照例感慨了一下又開始了另一個話題。
其實,表哥本不該是這個樣子的。
上學那會兒,他是我們這個家族裡最會讀書的人,小的時候只要考不好都會被家裡人擰耳朵:「怎麼不知道學學你表哥!」
而表哥後來像大家所期望的那樣考上了重點大學。
但畢業以後一切都變了。
表哥的每份工作都是沒撐過一年,最短的還沒超過三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辭職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
「公司食堂的飯太難吃。」
「住的地方太吵。」
「同事領導都是傻逼。」
於是,他索性不出去工作了,就靠著姑姑當清潔工的微薄工資過活。
姑父是個沒本事的酒鬼靠不住,面對唯一的兒子,姑姑是心甘情願地養著他,甚至可以說是樂在其中。
這和當初刷爆朋友圈的名校畢業碩士生何其相似。
一個名校碩士畢業生不去工作,卻選擇宅在家裡,就指望著老母親的退休金,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巨嬰啃老。
如同讓人厭惡的螞蝗,吸幹了父母,也葬送了自己。
可是,一個好好的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呢?
01
「孩子啊,只要負責好好學習,其他的都不用管。」
這是我姑姑當年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飯做好了端到桌前表哥才吃。
衣服找好了放在表哥床邊才穿。
表哥從小到大連雙襪子都沒動手洗過。
姑媽太「愛」表哥了,像是一個辛勤的園丁,把表哥這棵果樹「保護」得密不透風,卻忘了果樹在沐浴陽光的同時也要承受風雨。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多年後,禮物拆盒了,可收穫的卻是一枚腐爛的蘋果。
誠然,母愛是偉大的,但不是每個母親都知道怎麼去愛孩子。
我們的孩子不會在18歲成人後就跟突然打通任督二脈似的點亮所有的生活技能。
童年才是他們成長的訓練場。
在《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一書中,作者朱莉•利思科特-姆斯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大一新生到校報道,快遞公司把他的包裹送到了宿舍外的人行道邊。
但因為包裹又大又重,他搬不動,所以就任由箱子放在那兒。
最後,是他的媽媽給宿舍管理員打電話求助,才把包裹搬進了房間。
事後,孩子說自己不知道怎樣求助。
一件初中生就能解決的問題,卻難住了大學生。
這其實是教育的悲哀。
02
《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的媽媽也是如此深愛自己的兒子。
朱媽媽已經70多歲了,但為了讓兒子過得好,她拎著一口鍋毅然搬到北京,兒子去哪兒拍戲她就去哪兒跟組做飯。
兒子在微博上發的每條內容全都手抄。
數十年如一日的每天凌晨4點起床,雷打不動地為兒子熬梨汁。
朱雨辰的大學室友回憶起當年朱媽媽送兒子來學校,親自爬高鋪床疊被,還挨個問宿舍的人睡覺打不打呼。
甚至怕窗戶外的爬山虎會引來小蟲子想接一盆開水燙死爬山虎。
「我沒有自我,我是用整個生命去對待我兒子」。
朱媽媽為自己傾其所有的愛感到自豪。
而朱雨辰呢?
面對媽媽如此沒有自我的愛卻讓他一度想要逃離。
上大學的時候他特意選擇了外地的學校,畢業以後也選擇留在北京沒有回老家。
可他回家時,卻發現媽媽總是在哭。
「我怎麼這麼沒出息,兒子就這麼離開我!」
朱雨辰沒轍了,面對媽媽的「哭訴」軟化了,最後媽媽如願以償地跟著他去了北京。
朱雨辰想自己做飯,媽媽說:「多辛苦啊!」
朱雨辰不愛吃雞毛菜,媽媽說:「你看,為了你,我手都凍裂了」。
高曉松曾在《奇葩說》中說:「我好為中國的父母悲哀,彷彿他們都沒有自己獨立的生活,都沒有自己獨立的人格。」
是啊,彷彿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當年那個你就不再有自己的姓名,而統一變成「孩兒他媽」。
可這樣做帶來的結果呢?
過度關心、過度付出的背後其實就是一種以「愛」為名的控制。
03
還記得《啥是佩奇》嗎?
無數網友紛紛留言轉發,被視頻中展現出的親情感動,讓很多人想起了老一輩人對小一輩無私的,不求回報的愛。
但微博網友@Glaucous卻道出了這背後的辛酸。
「我不喜歡這麼沉重的付出,最後一定要償還。
雖然有人可能會說,長輩對晚輩的愛是無條件的。
但在我的世界裡,如果長輩不能先愛自己,晚輩總是要虧欠自責。
這種感覺一點也不幸福。」
美國註冊婚姻和家庭治療學家卡瑞爾·麥克布萊德在《母愛的羈絆》一書中寫道:
「一個願意為孩子為家庭付出了所有的母親,她的付出就成為她標榜自己的工具。」
「我都是為了你好。」
「我做這些全都是為了你。」
「你這樣做對得起我嗎?」
當一位母親常把這些話掛在嘴邊,總是不斷強調自己的付出,而目標指向是為了讓你聽從她的安排。
這種傾其所有,不計代價付出,只為了將你的人生與她的捆綁在一起。
沒成年的又何止是孩子?
就像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母親為了留住日漸長大的孩子,最後把孩子「吃」進肚子里,哪怕在「吃」掉孩子的時候,自己也在崩潰大哭。
而每一個被母親過度束縛在身邊的孩子,往往都有一個角色缺位的父親。
一個在家庭中被邊緣化的父親,會讓母親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把作為丈夫的父親留在家中,因此,她們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對孩子進行「嚴防死守式」的保護。
甚至會想方設法地讓孩子完全依賴自己,控制孩子的生活,企圖使孩子永遠留在自己身邊。
因為,沒辦法,我沒有自己,我只剩下你了。
04
如何才能擺脫母親過度的關心呢?
1.心理獨立
我們曾經在母親的子宮中成長,在生理上具有無法剝離的血緣,所以我們的天性會對母親產生依戀。
但當母親沒有自我的過度關心時,就要逐步從母親身邊獨立出來。
沒有誰天生應該依附於誰,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2.溝通傷害
也許母親曾經或現在對你了一些很過分的事情讓你感受到了傷害,比如干涉你的生活、插手你的戀情等等,不必刻意壓抑自己的感受,可以坦誠地母親進行溝通,再進一步對這背後的成因進行探討。
經過溝通,不一定是要同母親和解,而是跟過去的自己和解。
《家庭心理學》雜誌曾發表過一篇文章,裡面陳述了四個成年的主要標誌:
1.接受行為的後果,承擔責任;
2.以平等的成人身份與父母相處;
3.財務上獨立於父母;
4.不受父母與他人影響,自己決定信念和價值觀。
所以,不要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彼得潘,禁錮在永無鄉里。
把孩子解放出來,也把自己解放出來。
給孩子和自己一個真正的「成年」的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