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過鼻炎的人都知道得鼻炎的苦處:無論在什麼場合都止不住地打噴嚏,不停地擤鼻子,擤過之後鼻子又紅又腫,真是又難受又難看。另外,鼻炎還會引起頭疼、頭暈等癥狀,腦子昏昏沉沉的,沒有精神,記憶力和反應能力都明顯下降,非常影響工作。再者,晚上睡覺的時候,鼻子不通氣會嚴重影響睡眠,造成失眠或者睡眠質量下降,甚至會導致呼吸困難,引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鼻炎在醫學上指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組織的炎症,分為慢性單純型鼻炎和慢性肥厚型鼻炎兩類,前者對應中醫裡面講的「鼻塞」的範疇,表現出鼻塞、鼻流清涕,並伴有鼻子癢、咽喉不舒服、咳嗽等癥狀;後者在中醫里對應「鼻淵」的範疇,表現出鼻塞、鼻流濁涕,並伴有嗅覺減退或耳鳴等癥狀。
得了鼻炎不能馬虎,應該到醫院做專業的檢查。這裡我就針對鼻塞和鼻淵都共有的一個癥狀——鼻子不通氣,來說一說讓你的鼻子「通」起來的妙藥。
要讓鼻子「通」起來,妙藥就在你的鼻子旁邊找,這味葯我在講風寒感冒的時候提到過,就是迎香穴。
迎香穴的位置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的鼻唇溝里,是治療鼻炎、鼻塞的重要穴位。擦熱迎香穴要用雙手的魚際部位,具體方法可以參考我在治療風寒感冒時的講述。用魚際擦熱迎香是宣肺氣、泄肺熱、通鼻竅的好方法。
此外,如果在擦熱迎香穴的時候將範圍稍微擴大一點,就可以刺激到另外一個治鼻炎的穴位——上迎香。上迎香就在迎香的上方,即在鼻唇溝向上延伸至鼻翼上緣處。將迎香與上迎香配合起來使用,治療鼻炎的效果倍增。方法是將雙手大魚際擦熱後,擦摩鼻旁鼻唇溝,從迎香到上迎香,反覆縱向擦摩,使局部發紅髮熱即可
迎香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出自《針灸甲乙經》。此腧穴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有疏散風熱、通利鼻竅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鼻塞、鼽衄、口歪,膽道蛔蟲等病症。 別 名沖陽出 處《針灸甲乙經》歸 經手陽明大腸經
迎香:此穴在鼻旁,因能主治「鼻鼽不利,窒洞氣塞」,鼻塞不聞香臭,故名。 [1] 腧穴定位簡便定位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當鼻唇溝中。 [1] 解剖定位在上唇方肌中,深部為梨狀孔的邊緣;有面動、靜脈及眶下動、靜脈分支;布有面神經與眶下神經的吻合叢。 [2] 功能主治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經分布,故不宜自行針灸。功效機制疏散風熱,通利鼻竅 此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鼻旁,脈氣直通鼻竅,故通經活絡、通利鼻竅之作用甚強,是治療各種鼻子疾患的要穴;此穴為手、足陽明經的交會穴,可通調兩經經氣,疏瀉兩經風熱,故通利鼻竅、疏面齒風邪的作用較強,是治療各種顏面疾患的要穴。 [3] 主治病症中醫病症:鼻寒,鼻衄,鼻息肉,多涕,目赤腫痛,口眼歪斜,面痛,唇腫,面部如蟻走感,丹毒,蕁麻疹等。 [1]
西醫病症:急慢性鼻炎,鼻竇炎,鼻出血,面神經麻痹,面癢,面腫,膽道蛔蟲症,便秘等。 [4] 配伍應用鼻塞不聞香臭:迎香、人中、上星、太淵(《楊敬齋針灸全書》)。多涕:迎香、上星、肺俞、風池、風府、風門(《新針灸手冊》)。鼻淵:迎香、囟會、合谷、太沖(《簡易針灸學》)。鼻息肉:迎香、上星、合谷、神門、肺俞、心俞、尺澤、囟會(《針灸集成》)。鼻衄:迎香、合谷、上星(《簡易針灸療法》)。目赤腫痛:迎香、太陽、上星、攢竹、睛明、合谷、委中、肝俞、行間(《針灸學簡編》)。丹毒:迎香、水溝、風池、支溝、合谷、曲池、委中(《針灸學簡編》)。口眼歪斜:迎香、承泣、四白、巨窌、禾窌、上關、大迎、顴窌、強間、風池、水溝(《備急千金要方》)。面部如蟻行感,面浮腫:迎香、合谷、陷谷(《類經圖翼》)。面痛:迎香、下關、翳風、上星、攢竹、人中、頰車(《簡易針灸療法》)。 保健養生傷風引起的流鼻涕、鼻塞,或者過敏性鼻炎,按摩迎香至發熱,能立即緩解癥狀。
經常用食指指腹垂直按壓迎香,每次1-3分鐘,能使鼻子保持舒暢,對肺部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預防肺病。 [6]
經常按摩迎香可以祛頭面之風,散巔頂之寒,從而增強抵抗病菌的能力。經常揉搓迎香穴可以促進鼻周圍的血液循環,使氣血暢通,外邪不容易侵入體內,對抗病菌侵入,以達到預防和消除感冒。 [7] 腧穴操作編輯刺法向內上平刺0.5~1.0寸,透鼻通穴。向外上平刺1.0~1.5寸,透四白穴,治膽道蛔蟲症。局部酸脹,可擴散至鼻部,有時有眼淚流出。 [1] 灸法此穴禁灸。 [1] 按摩按法、點法、揉法、按揉法、點揉法、點按法、掐法等。
上迎香
快速取穴:正坐仰靠,在面部鼻翼軟骨與鼻甲的交界處,近鼻唇溝上端處。
主治:單純性鼻炎、過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鼻旁竇炎、鼻衄、鼻息肉、嗅覺功能障礙、慢性結膜炎、爛眼弦、暴發火眼、迎風流淚、淚囊炎、感冒頭痛、鼻塞、口眼歪斜、頭面疔瘡。
1個穴位解決鼻塞困擾(感冒,鼻炎)患者建議收藏總有一天會用上
得過鼻炎的人都知道得鼻炎的苦處:無論在什麼場合都止不住地打噴嚏,不停地擤鼻子,擤過之後鼻子又紅又腫,真是又難受又難看。另外,鼻炎還會引起頭疼、頭暈等癥狀,腦子昏昏沉沉的,沒有精神,記憶力和反應能力都明顯下降,非常影響工作。再者,晚上睡覺的時候,鼻子不通氣會嚴重影響睡眠,造成失眠或者睡眠質量下降,甚至會導致呼吸困難,引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鼻炎在醫學上指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組織的炎症,分為慢性單純型鼻炎和慢性肥厚型鼻炎兩類,前者對應中醫裡面講的「鼻塞」的範疇,表現出鼻塞、鼻流清涕,並伴有鼻子癢、咽喉不舒服、咳嗽等癥狀;後者在中醫里對應「鼻淵」的範疇,表現出鼻塞、鼻流濁涕,並伴有嗅覺減退或耳鳴等癥狀。
得了鼻炎不能馬虎,應該到醫院做專業的檢查。這裡我就針對鼻塞和鼻淵都共有的一個癥狀——鼻子不通氣,來說一說讓你的鼻子「通」起來的妙藥。
要讓鼻子「通」起來,妙藥就在你的鼻子旁邊找,這味葯我在講風寒感冒的時候提到過,就是迎香穴。
迎香穴的位置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的鼻唇溝里,是治療鼻炎、鼻塞的重要穴位。擦熱迎香穴要用雙手的魚際部位,具體方法可以參考我在治療風寒感冒時的講述。用魚際擦熱迎香是宣肺氣、泄肺熱、通鼻竅的好方法。
此外,如果在擦熱迎香穴的時候將範圍稍微擴大一點,就可以刺激到另外一個治鼻炎的穴位——上迎香。上迎香就在迎香的上方,即在鼻唇溝向上延伸至鼻翼上緣處。將迎香與上迎香配合起來使用,治療鼻炎的效果倍增。方法是將雙手大魚際擦熱後,擦摩鼻旁鼻唇溝,從迎香到上迎香,反覆縱向擦摩,使局部發紅髮熱即可
迎香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出自《針灸甲乙經》。此腧穴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有疏散風熱、通利鼻竅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鼻塞、鼽衄、口歪,膽道蛔蟲等病症。 別 名沖陽出 處《針灸甲乙經》歸 經手陽明大腸經
迎香:此穴在鼻旁,因能主治「鼻鼽不利,窒洞氣塞」,鼻塞不聞香臭,故名。 [1]
腧穴定位簡便定位
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當鼻唇溝中。 [1]
解剖定位
在上唇方肌中,深部為梨狀孔的邊緣;有面動、靜脈及眶下動、靜脈分支;布有面神經與眶下神經的吻合叢。 [2]
功能主治
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經分布,故不宜自行針灸。
功效機制
疏散風熱,通利鼻竅 此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鼻旁,脈氣直通鼻竅,故通經活絡、通利鼻竅之作用甚強,是治療各種鼻子疾患的要穴;此穴為手、足陽明經的交會穴,可通調兩經經氣,疏瀉兩經風熱,故通利鼻竅、疏面齒風邪的作用較強,是治療各種顏面疾患的要穴。 [3]
主治病症
中醫病症:鼻寒,鼻衄,鼻息肉,多涕,目赤腫痛,口眼歪斜,面痛,唇腫,面部如蟻走感,丹毒,蕁麻疹等。 [1]
西醫病症:急慢性鼻炎,鼻竇炎,鼻出血,面神經麻痹,面癢,面腫,膽道蛔蟲症,便秘等。 [4]
配伍應用鼻塞不聞香臭:迎香、人中、上星、太淵(《楊敬齋針灸全書》)。多涕:迎香、上星、肺俞、風池、風府、風門(《新針灸手冊》)。鼻淵:迎香、囟會、合谷、太沖(《簡易針灸學》)。鼻息肉:迎香、上星、合谷、神門、肺俞、心俞、尺澤、囟會(《針灸集成》)。鼻衄:迎香、合谷、上星(《簡易針灸療法》)。目赤腫痛:迎香、太陽、上星、攢竹、睛明、合谷、委中、肝俞、行間(《針灸學簡編》)。丹毒:迎香、水溝、風池、支溝、合谷、曲池、委中(《針灸學簡編》)。口眼歪斜:迎香、承泣、四白、巨窌、禾窌、上關、大迎、顴窌、強間、風池、水溝(《備急千金要方》)。面部如蟻行感,面浮腫:迎香、合谷、陷谷(《類經圖翼》)。面痛:迎香、下關、翳風、上星、攢竹、人中、頰車(《簡易針灸療法》)。 保健養生
傷風引起的流鼻涕、鼻塞,或者過敏性鼻炎,按摩迎香至發熱,能立即緩解癥狀。
經常用食指指腹垂直按壓迎香,每次1-3分鐘,能使鼻子保持舒暢,對肺部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預防肺病。 [6]
經常按摩迎香可以祛頭面之風,散巔頂之寒,從而增強抵抗病菌的能力。經常揉搓迎香穴可以促進鼻周圍的血液循環,使氣血暢通,外邪不容易侵入體內,對抗病菌侵入,以達到預防和消除感冒。 [7]
腧穴操作
編輯
刺法向內上平刺0.5~1.0寸,透鼻通穴。向外上平刺1.0~1.5寸,透四白穴,治膽道蛔蟲症。局部酸脹,可擴散至鼻部,有時有眼淚流出。 [1] 灸法
此穴禁灸。 [1]
按摩
按法、點法、揉法、按揉法、點揉法、點按法、掐法等。
上迎香
快速取穴:正坐仰靠,在面部鼻翼軟骨與鼻甲的交界處,近鼻唇溝上端處。
主治:單純性鼻炎、過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鼻旁竇炎、鼻衄、鼻息肉、嗅覺功能障礙、慢性結膜炎、爛眼弦、暴發火眼、迎風流淚、淚囊炎、感冒頭痛、鼻塞、口眼歪斜、頭面疔瘡。